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中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研究
原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8页 |
·土壤侵蚀定量研究与降雨侵蚀力概念的提出 | 第12-16页 |
·国内外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次降雨侵蚀力指标形式 | 第17-18页 |
·降雨动能的计算 | 第18页 |
·侵蚀性降雨标准 | 第18-19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的应用进展 | 第24页 |
·现有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及其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8-3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8-29页 |
·数据准备 | 第29-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降雨过程数据的摘读方法 | 第33-34页 |
·本研究中采用的各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介绍 | 第34-35页 |
·现有简易算法的精度评价与选用方法 | 第35页 |
·区域次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的建立及检验方法 | 第35页 |
·区域降雨侵蚀力因子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6页 |
·几种日雨量模型的检验 | 第36-39页 |
·研究区重点小流域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经典算法值 | 第36-38页 |
·各雨量模型 R算法值与经典算法值的比较 | 第38-39页 |
·几种日雨量模型算法的检验结论 | 第39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新算法的区域验证 | 第39-42页 |
·新算法值与经典算法值的一致性 | 第39-41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新算法与其它算法的比较 | 第41-42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新算法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42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新算法的区域验证结论 | 第42页 |
·区域次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的建立 | 第42-48页 |
·区域次降雨侵蚀力的分布特征 | 第42-46页 |
·次R简易算法的表达式 | 第46-47页 |
·次R简易算法的检验与应用结果 | 第47-48页 |
·次R简易算法应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 第48页 |
·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因子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 | 第48-53页 |
·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因子算法的采用 | 第48-49页 |
·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49-52页 |
·研究区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52页 |
·研究区R值的变化特征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降雨侵蚀力因子值图在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中的应用 | 第53-56页 |
·研究区的应用情况 | 第53页 |
·其它地区的应用结果 | 第53-56页 |
4 总结 | 第56-58页 |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页 |
在读期间撰写的论文及报告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