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4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催化选择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环己烷氧化产物的用途 | 第14页 |
·工业生产现状 | 第14-16页 |
·目前环己烷氧化的研究现状 | 第16-29页 |
·均相催化剂 | 第16-21页 |
·多相催化剂 | 第21-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30-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7-68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47-4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9-51页 |
·磷酸铝分子筛的制备 | 第49页 |
·负载法制备催化剂 | 第49页 |
·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 | 第49-50页 |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 第50页 |
·杂化MCM-41 的制备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1-52页 |
·晶相结构分析 | 第51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51页 |
·FT-IR 光谱 | 第51-52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52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2页 |
·ICP 元素分析 | 第52页 |
·XRF 元素分析 | 第52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和条件 | 第52-53页 |
·环己烷氧化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53-66页 |
·反应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53-55页 |
·反应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5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第三章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的性能研究 | 第68-82页 |
·引言 | 第68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68-79页 |
·负载型催化剂 | 第69-70页 |
·共沉淀方法制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 第70-79页 |
·ZG-5 催化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1-78页 |
·准工业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纳米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研究 | 第82-111页 |
·前言 | 第82-84页 |
·纳米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84-95页 |
·纳米氧化物的合成 | 第84-86页 |
·纳米氧化物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第86-95页 |
·纳米氧化物的催化性能 | 第95-103页 |
·氧化钴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96-99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99-101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 | 第102-103页 |
·反应机理 | 第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第五章 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对环己烷选择氧化的催化性能 | 第111-128页 |
·引言 | 第111-113页 |
·MeAPO-5 的表征 | 第113-120页 |
·含Fe、Co、Mn 的磷酸铝分子筛上环己烷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 第120-124页 |
·单金属取代的MeAPO-5 的催化性质 | 第120-122页 |
·多金属取代的MeAPO-5 的催化性质 | 第122-123页 |
·反应机理 | 第123-124页 |
·结论 | 第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28页 |
第六章 杂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应用 | 第128-155页 |
·引言 | 第128-129页 |
·负载型催化剂 | 第129-138页 |
·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 第129-13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33-134页 |
·催化剂的表征和反应活性 | 第134-138页 |
·活性位进入分子筛骨架的催化剂 | 第138-151页 |
·弱酸性条件下,中孔材料MCM-41 的合成探索 | 第138-145页 |
·杂化的Zr-MCM-41 的合成 | 第145-148页 |
·锆钴镍的杂化材料的合成 | 第148-151页 |
·小结 | 第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55-158页 |
·结论 | 第155-156页 |
·展望 | 第156-158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58-162页 |
致谢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