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2. 城市中心区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城市中心区概念 | 第13-16页 |
·城市中心区的职能 | 第14-15页 |
·城市中心区的结构形态 | 第15-16页 |
·城市中心区的基本特征 | 第16页 |
·城市中心区的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生态学派的理论 | 第16-17页 |
·土地经济学派的理论 | 第17-18页 |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理论 | 第18-19页 |
·基于经济区位的“结节”理论 | 第19页 |
·霍乌德的CBD核---框理论 | 第19-20页 |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理论 | 第20-21页 |
·国内外城市中心区研究状况 | 第21-23页 |
·国外城市中心区研究状况 | 第21-22页 |
·国内城市中心区研究概况 | 第22-23页 |
3.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演化 | 第23-27页 |
·城市中心区的历史发展 | 第23页 |
·功能的发展演化 | 第23-25页 |
·初级发展阶段—以商业为中心 | 第23-24页 |
·中期演化阶段—商业、办公逐步分化 | 第24页 |
·现代CBD的发展—商务功能的独立 | 第24-25页 |
·空间的发展演化 | 第25-26页 |
·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城市中心区功能的转变 | 第26页 |
·城市中心区和城市结构的互动趋势 | 第26-27页 |
4. 西安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 第27-49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变 | 第27-30页 |
·作为地方城市时的西安 | 第27-28页 |
·民国时期的西安 | 第28页 |
·建国后的西安 | 第28-29页 |
·20世纪90年代后的西安 | 第29-30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的界定 | 第30-46页 |
·城市中心区界定的理论与方法 | 第30-32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范围的界定 | 第32-44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职能的界定 | 第44-45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景观的界定 | 第45-46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发展状况评价 | 第46-4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47页 |
·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 第48-49页 |
5. 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和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 | 第49-69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职能演变 | 第49-54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的职能演变 | 第49-50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职能定位 | 第50-54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建设导向 | 第54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变 | 第54-63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与整个城市的空间演变 | 第55-59页 |
·解放后城市中心区内部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 第59-62页 |
·未来的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变方向 | 第62-63页 |
·城市中心区职能和空间结构互动关系 | 第63-65页 |
·城市中心区职能和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第64页 |
·城市职能的转型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第64页 |
·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中心区职能的发挥 | 第64-65页 |
·西安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优化 | 第65-69页 |
·城市中心区整体优化的思路 | 第65页 |
·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优化的内容 | 第65-69页 |
6. 西安城市中心区发展展望 | 第69-71页 |
·未来西安城市中心区发展构想 | 第69页 |
·构建职能分工明确、合理的空间结构 | 第69-70页 |
·完善空间立体结构 | 第70页 |
·注重历史文脉的保护 | 第70页 |
·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空间 | 第70页 |
·加强政府实施城市规划的监管力度 | 第70-71页 |
7. 结论 | 第71-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