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氧肟酸酯的制备及其pH敏感性释药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聚氧肟酸苯甲酯的合成和表征 | 第14-24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15页 |
·材料 | 第15页 |
·仪器 | 第15页 |
2 实验内容 | 第15-20页 |
·聚丙烯酰氧肟酸苯甲酯的合成 | 第15-18页 |
·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合成 | 第15-16页 |
·聚丙烯酰氧肟酸的合成 | 第16-17页 |
·聚丙烯酰氧肟酸苯甲酯的合成 | 第17-18页 |
·聚丙烯酰氧肟酸苯甲酯的表征 | 第18页 |
·聚丙烯酰共乙烯吡咯烷酮氧肟酸苯甲酯的合成 | 第18-20页 |
·聚丙烯酰共乙烯吡咯烷酮的合成 | 第18-19页 |
·聚丙烯酰共乙烯吡咯烷酮氧肟酸的合成 | 第19页 |
·聚丙烯酰共乙烯吡咯烷酮氧肟酸苯甲酯的合成 | 第19-20页 |
·聚丙烯酰共乙烯吡咯烷酮氧肟酸苯甲酯的表征 | 第2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2页 |
·聚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 第20页 |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20-21页 |
·聚合物的~1H-NMR表征 | 第21页 |
·聚合物的DSC分析 | 第21-22页 |
·聚合物的元素分析 | 第22页 |
4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聚氧肟酸苯甲酯的降解和体外释放 | 第24-38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2 实验内容 | 第25-27页 |
·聚合物降解试验 | 第25页 |
·模型药物体外释放 | 第25-27页 |
·BSA分析方法建立 | 第26-27页 |
·体外释放波长的确定 | 第26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页 |
·体外释放 | 第26-27页 |
·TB分析方法建立 | 第27页 |
·体外释放波长的确定 | 第27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体外释放 | 第2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聚合物降解试验 | 第27-31页 |
·亲水性模型药物体外释放研究 | 第31-37页 |
·BSA体外释放研究 | 第31-34页 |
·BSA体外释放波长的确定 | 第31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体外释放研究 | 第32-34页 |
·TB体外释放研究 | 第34-37页 |
·TB体外释放波长的确定 | 第3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体外释放研究 | 第35-37页 |
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聚丙烯酰氧肟酸苯甲酯家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38-49页 |
1 材料和仪器 | 第38-39页 |
·材料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2 实验内容 | 第39-41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9页 |
·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39页 |
·血浆样品的处理 | 第39-40页 |
·方法学评价 | 第40页 |
·HPLC标准曲线 | 第40页 |
·回收率 | 第40页 |
·精密度 | 第40页 |
·制备样品 | 第40-41页 |
·制备受试品 | 第40页 |
·制备对照品 | 第40-41页 |
·药动学实验 | 第41页 |
·样品 | 第41页 |
·家兔口服实验 | 第4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紫外扫描图谱 | 第41-42页 |
·色谱行为 | 第42-43页 |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 第43-44页 |
·回收率 | 第44-45页 |
·精密度 | 第45页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第45-46页 |
·药动学分析 | 第46-47页 |
·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不同剂量的药动学比较 | 第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55页 |
综述 | 第55-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