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5页 |
1. 基础设施界定 | 第15-18页 |
·基础设施的概念 | 第15-16页 |
·基础设施的特点 | 第16-17页 |
·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17-18页 |
2. 民营化概述 | 第18-21页 |
·民营化的由来 | 第18-19页 |
·民营化的概念 | 第19-20页 |
·本文讨论的民营化 | 第20-21页 |
3. 市场准入概述 | 第21-25页 |
·市场准入的概念 | 第21-22页 |
·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理论基础 | 第25-35页 |
1.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必要性 | 第25-32页 |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理论依据 | 第25-28页 |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现实依据 | 第28-32页 |
2. 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可行性 | 第32-35页 |
·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实践证明的可行性 | 第33-34页 |
·现实案例证明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关于国外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的比较分析 | 第35-45页 |
1. 部分前苏东国家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5-37页 |
·俄罗斯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5-36页 |
·匈牙利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6-37页 |
·乌克兰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7页 |
2. 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7-39页 |
·美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7页 |
·英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7-38页 |
·日本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8-39页 |
3. 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9-41页 |
·印度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39-40页 |
·泰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40-41页 |
·也门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分析 | 第41页 |
4. 国外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比较分析 | 第41-45页 |
·国外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异同 | 第41-42页 |
·国外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存在异同的原因 | 第42-44页 |
·国外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规制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5-57页 |
1.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立法的现状 | 第45-48页 |
·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45-46页 |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制度立法现状 | 第46-48页 |
2.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48-53页 |
·宏观层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48-50页 |
·微观层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50-53页 |
3.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存在的法律问题引发的弊端 | 第53-54页 |
·限制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造成竞争权待遇不平等 | 第53页 |
·不合理限制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 第53-54页 |
·复杂的市场准入程序降低了政府行政效率 | 第54页 |
4.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存在法律问题的原因 | 第54-57页 |
·政府观念上存在障碍 | 第55页 |
·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 第55页 |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够清晰稳定 | 第55页 |
·政府职能存在偏差 | 第55-56页 |
·法制不够健全,法治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57-64页 |
1. 宏观层面上的法律对策 | 第57-59页 |
·全面清理不合时宜的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制度 | 第57页 |
·制定专门的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 | 第57-58页 |
·完善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相关法律制度 | 第58页 |
·增强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 | 第58-59页 |
·强化政府信用,保持政府政策的一致性与连续性 | 第59页 |
2. 微观层面存在的法律对策 | 第59-64页 |
·赋予并落实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 | 第59-60页 |
·修改、健全基础设施民营化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第60-63页 |
·应重新认识和处理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的地位和作用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