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从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说起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新时期席勒美育思想研究概述 | 第14-31页 |
(一) 介绍性研究 | 第14-17页 |
(二) 深度拓展研究 | 第17-23页 |
(三) 批判比较研究 | 第23-26页 |
(四) 现代性研究 | 第26-29页 |
(五) 总结 | 第29-31页 |
二、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背景 | 第31-38页 |
(一) 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 第31-32页 |
(二) 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规划 | 第32-34页 |
(三) 审美独立的康德先导 | 第34-36页 |
(四) 教育现代性的生成与确立 | 第36-38页 |
三、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席勒美育思想 | 第38-68页 |
(一) 游戏—感性的第二次回归 | 第38-46页 |
1. 文艺复兴的感性渊薮及启蒙运动的背离 | 第38-41页 |
2. 感性在游戏中的第二次回归 | 第41-44页 |
3.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游戏观 | 第44-46页 |
(二) 艺术—社会批判与审美教育 | 第46-53页 |
1. 艺术自律论与社会批判 | 第46-49页 |
2. 理想的诗与审美的人 | 第49-51页 |
3. 审美教育—精英化或大众化 | 第51-53页 |
(三) 审美乌托邦—理想政治与审美生存 | 第53-60页 |
1. “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 | 第53-55页 |
2. 审美乌托邦—理想政治与审美生存 | 第55-60页 |
(四) 审美与道德关系的再思考及其现代性意义 | 第60-68页 |
1. 审美体验的道德意蕴 | 第60-64页 |
2. 现代性道德规划的悖论及其审美式解决 | 第64-68页 |
四、席勒美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 第68-76页 |
(一) 席勒美育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第68-70页 |
(二) 席勒美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70-76页 |
1. 美育学学科的启示 | 第71-73页 |
2. 教育现代性的启示 | 第73-75页 |
3. 文化启示:构建多元和谐的审美文化 | 第75-76页 |
结语 | 第76-79页 |
注释 | 第79-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 | 第90-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