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级进模技术概述 | 第12-13页 |
·级进模CAD技术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级进模CAD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级进模CAD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课题来源、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5-16页 |
·课题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系统的开发环境、数据库技术与系统的架构 | 第17-31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 | 第17-20页 |
·AutoCAD2000简介 | 第17页 |
·VBA编程语言 | 第17-18页 |
·AutoCAD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 | 第18-20页 |
·系统的数据管理技术 | 第20-26页 |
·系统的数据管理 | 第21-22页 |
·系统的数据库技术 | 第22-26页 |
·系统的架构 | 第26-31页 |
·系统的总体分析 | 第26页 |
·系统的功能模型 | 第26-28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工艺设计子系统 | 第31-46页 |
·零件图及相关信息的输入 | 第31-33页 |
·图形识别 | 第33-35页 |
·毛坯优化排样 | 第35-38页 |
·毛坯排样概述 | 第35-37页 |
·级进模毛坯排样的原则 | 第37页 |
·毛坯排样方法及流程 | 第37-38页 |
·工步优化设计 | 第38-44页 |
·工步设计的内容 | 第39页 |
·工步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39页 |
·传统工步设计的步骤 | 第39-40页 |
·系统的工步优化设计方法及流程 | 第40-44页 |
·CBR概述 | 第40页 |
·事例库的组织及事例的内容与学习 | 第40-42页 |
·工步优化设计的流程 | 第42-44页 |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 | 第44-46页 |
·冲压力的计算 | 第44-45页 |
·压力中心的计算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模具设计子系统 | 第46-62页 |
·工作零件的设计 | 第47-54页 |
·凸模设计 | 第47-51页 |
·凹模设计 | 第51-52页 |
·刃口尺寸计算与标注 | 第52-54页 |
·辅助零件设计 | 第54-55页 |
·装配图的设计 | 第55-62页 |
·装配图中的消隐算法 | 第56-59页 |
·明细表的生成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运行实例 | 第62-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