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 第1-14页 |
(一)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相关文献检索与分析 | 第7-9页 |
1、国内文献研究领域的分析 | 第7-8页 |
2、文献对我国目前关联交易现状的讨论综述 | 第8-9页 |
(二) 上市公司调查研究分析 | 第9-11页 |
1、实际中上市公司的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2、尚未披露的问题 | 第11页 |
(三)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四) 选题范围及目标 | 第12页 |
1、范围 | 第12页 |
2、目标 | 第12页 |
(五) 创作思路 | 第12-13页 |
(六) 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实践意义 | 第13页 |
(七) 创新点 | 第13页 |
(八) 研究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 第13-14页 |
二、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及与之相关的会计法规 | 第14-19页 |
(一) 公允关联方交易与非公允关联方交易 | 第14-15页 |
1、公允关联方交易分析 | 第14页 |
2、非公允关联交易分析 | 第14-15页 |
(二) 非公允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原因 | 第15-17页 |
(三) 《暂行规定》对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约束 | 第17-19页 |
1、出售资产交易将不再可能带来“非正常利润” | 第17页 |
2、上市公司关联方承担债务和费用将不能带来任何利润 | 第17页 |
3、受托经营利润“上已封顶,下不保底” | 第17-18页 |
4、上市公司无法用计收资金占用费调节利润 | 第18-19页 |
三、《暂行规定》对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19-23页 |
(一) 关联方之间商品销售与非正常资产转让的行为分析 | 第19-20页 |
(二) 关联方承担债务和费用的行为分析 | 第20-21页 |
(三) 关联方之间受托经营的行为分析 | 第21页 |
(四) 关联方占用资金的行为分析 | 第21-23页 |
四、目前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发展的趋势与政策研究 | 第23-33页 |
(一) 当今非公允关联方交易的发展新趋势 | 第23-26页 |
1、关联方关系非关联化 | 第23页 |
2、非货币性交易的货币化 | 第23-24页 |
3、边还款边担保 | 第24-25页 |
4、利用下属子公司变卖股权突击创利 | 第25页 |
5、支付方式不公允,降低坏帐损失 | 第25-26页 |
6、与未来关联方进行交易 | 第26页 |
(二) 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 | 第26-33页 |
1、完善相关会计政策的建议 | 第26-28页 |
2、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8-30页 |
3、完善相关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 第30-31页 |
4、加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执行 | 第31-33页 |
论文结论 | 第33-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
附录说明 | 第35-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