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GPS在授时技术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2.1 GPS简介 | 第14页 |
1.2.2 GPS在授时技术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2章 时间统一分系统的方案设计与系统实现 | 第16-21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1.1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6页 |
2.2 功能与指标 | 第16-17页 |
2.2.1 时统设备主要功能 | 第16-17页 |
2.2.2 时统设备技术要求 | 第17页 |
2.3 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17-19页 |
2.3.1 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2.3.2 工作原理 | 第18页 |
2.3.3 软件逻辑框图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3章 电磁兼容性(EMC)预测与设计 | 第21-40页 |
3.1 电磁兼容分析 | 第21-22页 |
3.1.1 概述 | 第21页 |
3.1.2 干扰信号的来源和传输途径 | 第21-22页 |
3.2 电磁兼容设计 | 第22-38页 |
3.2.1 电磁兼容性硬件设计 | 第22-37页 |
3.2.2 电磁兼容性软件设计 | 第37-38页 |
3.3 电磁兼容性设计的EMI测量和EMC试验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可靠性预计和分配的作用原理及预期效益 | 第40-47页 |
4.1 概述 | 第40页 |
4.2 可靠性预计、分配是产品可靠性指标的保证 | 第40-41页 |
4.3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技术的意义 | 第41页 |
4.4 国内可靠性预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 第41页 |
4.5 可靠性模型 | 第41-44页 |
4.5.1 基本可靠性 | 第42-43页 |
4.5.2 任务可靠性模型 | 第43页 |
4.5.3 模型划分 | 第43-44页 |
4.6 时统设备的可靠性分配 | 第44-46页 |
4.6.1 可靠性分配 | 第44页 |
4.6.2 可靠性分配方法 | 第44-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数字网中的抖动和新的数字领域 | 第47-71页 |
5.1 概述 | 第47页 |
5.2 抖动的概念和影响 | 第47-48页 |
5.3 抖动的产生 | 第48-51页 |
5.3.1 线路系统的抖动 | 第48-50页 |
5.3.2 复用器抖动 | 第50页 |
5.3.3 SDH/非SDH边界的准同步支路输出抖动 | 第50-51页 |
5.4 抖动的积累 | 第51-60页 |
5.4.1 抖动积累的一般分析 | 第51-56页 |
5.4.2 SDH线路系统的抖动积累 | 第56-60页 |
5.4.3 指针调整引起的抖动积累 | 第60页 |
5.5 抖动的减少 | 第60-68页 |
5.5.1 线路系统抖动的减少 | 第60-64页 |
5.5.2 准同步支路输出抖动和漂移的减少 | 第64-68页 |
5.6 抖动分析工具 | 第68-7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