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

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与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1.2 大跨度隧道的主要施工方法第10-13页
  1.2.1 山岭隧道工程的特点第10-11页
  1.2.2 隧道施工方法及其选择第11页
  1.2.3 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第11-13页
 1.3 国内外大跨度隧道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隧道施工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基本原理第16-37页
 2.1 有限元法基本思想第16-17页
 2.2 四边形四结点等参单元第17-19页
 2.3 岩土体材料本构模型及强度特性第19-23页
  2.3.1 岩土介质本构关系研究现状第19-21页
  2.3.2 岩土体的强度特性第21-23页
 2.4 岩土体弹塑性理论分析第23-28页
  2.4.1 屈服准则第23-26页
  2.4.3 流动法则第26-27页
  2.4.4 硬化规律第27-28页
 2.5 岩土体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第28-35页
 2.6 接触单元理论及有限元分析第35-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燕前二号隧道的弹塑性有限元法模型建立第37-47页
 3.1 燕前二号隧道的概况第37-44页
  3.1.1 燕前二号隧道的工程概况第37-38页
  3.1.2 燕前二号隧道的设计情况第38-40页
  3.1.3 燕前二号隧道的开挖方法和监控量测第40-44页
 3.2 燕前二号隧道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4-46页
  3.2.1 燕前二号隧道的设计断面及材料参数第44-45页
  3.2.2 计算模型与条件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燕前二号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分析第47-78页
 4.1 数值分析模拟流程第47-48页
 4.2 三种工法的开挖支护数值模拟第48-49页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9-75页
  4.3.1 CD法的开挖支护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4.3.2 CRD法的开挖支护数值模拟第54-68页
  4.3.3 双侧壁导坑法的开挖支护数值模拟第68-75页
 4.4 三种施工方法的比较第75-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隧道的爆破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第78-105页
 5.1 爆破地震作用下的隧道动力响应第78-95页
  5.1.1 概述第78页
  5.1.2 单元的自动剖分第78页
  5.1.3 应力修匀第78页
  5.1.4 八节点等参单元的描述以及方程的建立第78-80页
  5.1.5 应力修匀第80-82页
  5.1.6 算例与结果分析第82-95页
 5.2 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解析解研究第95-103页
  5.2.1 概述第95-96页
  5.2.2 基本方程及其解第96-103页
  5.2.3 小结第103页
 5.3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05-108页
 6.1 结论第105-106页
 6.2 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RP螺旋锚的拉拔试验与应用设计
下一篇:无线集群调度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