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保险组织论文

论我国财险公司承保质量控制的目标及其实现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论文选题第9-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第14-15页
第2章 承保质量控制的内涵与目标第15-26页
 2.1 保险公司承保的概念第15-16页
 2.2 承保质量的涵义与特点第16-21页
  2.2.1 中外学者对质量的定义第16-18页
  2.2.2 承保质量的定义第18页
  2.2.3 承保质量的特点第18-21页
 2.3 财产保险公司承保质量控制的目标第21-26页
  2.3.1 完成既定承保利润目标第21-22页
  2.3.2 准确、及时、完全地获取信息第22页
  2.3.3 实现客户满意第22-24页
  2.3.4 树立品牌与形象第24页
  2.3.5 防范各种风险第24-26页
第3章 实现承保质量控制目标的关键要素第26-35页
 3.1 适宜的承保质量控制环境第26-30页
  3.1.1 恰当的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第26-27页
  3.1.2 良好的人员素质第27-28页
  3.1.3 适用的保险企业文化第28-29页
  3.1.4 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方法第29-30页
 3.2 优良的信息管理第30-31页
 3.3 科学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第31页
 3.4 良好的控制活动第31-32页
 3.5 持续不断的监控与审计第32页
 3.6 承保质量控制要素的组合与系统化第32-35页
第4章 我国财险公司承保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第35-47页
 4.1 财险公司承保质量控制的“转型再造”第35-38页
  4.1.1 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加快第35-36页
  4.1.2 企业文化建设得到重视与加强第36页
  4.1.3 组织模式和流程实现重组与再造第36-37页
  4.1.4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承保质量控制第37-38页
 4.2 我国财险公司承保质量控制的不足第38-42页
  4.2.1 承保质量控制内部环境不尽如意第38-39页
  4.2.2 风险管理意识与技术手段滞后第39-40页
  4.2.3 控制活动不严密第40-41页
  4.2.4 信息管理滞后第41页
  4.2.5 审计监控缺位第41-42页
 4.3 案例:财险公司车贷险“败走麦城”第42-47页
  4.3.1 车贷险的困境第42-44页
  4.3.2 车贷险淡出的表象第44页
  4.3.3 质量失控是车贷险淡出的根本原因第44-47页
第5章 我国财险公司强化承保质量控制的对策第47-57页
 5.1 完善承保质量控制的内部环境基础第47-51页
  5.1.1 坚持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第47-48页
  5.1.2 实施客户服务差异化战略第48-49页
  5.1.3 提高队伍素质第49-50页
  5.1.4 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和服务文化建设第50页
  5.1.5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第50-51页
 5.2 健全风险管理系统第51-53页
  5.2.1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第51页
  5.2.2 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第51-52页
  5.2.3 严格执行保前的风险评估第52-53页
 5.3 强化承保质量控制活动的关键环节第53-55页
  5.3.1 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第53-55页
  5.3.2 强化核保的地位和职能第55页
 5.4 建立通畅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第55-56页
 5.5 完善内部审计监督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1-62页
附录B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分公司部分内设机构的承保质量控制职能第62-66页
附录C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中心核保流程图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沃克的小说《我知交的神殿》中妇女主义思想的发展
下一篇:文学与政治的交融:晚清政治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