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质特征与路基岩溶病害调查及治理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 ·论文的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来源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工作思路及内容 | 第9页 |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 | 第11-39页 |
| ·岩性和构造条件对岩溶地下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11-23页 |
| ·岩石成分对岩溶地下水分布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构造形迹对岩溶、非岩溶地层间隔情况的影响 | 第12-17页 |
| ·不同力学性质的结构面对岩溶地下水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17-23页 |
| ·岩溶地下水分布的不均匀性 | 第23-32页 |
| ·水力联系的各向异性 | 第23-25页 |
| ·岩溶地下水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 第25-26页 |
| ·岩溶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性的分类 | 第26-28页 |
| ·岩溶地下水不均匀程度的变化 | 第28-32页 |
| ·岩溶地下水运动的特点 | 第32-36页 |
| ·地下水的运动速度较快 | 第32-33页 |
|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迅速转化 | 第33页 |
| ·岩溶地下水随时间的巨大变化 | 第33-36页 |
| ·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排泄方式 | 第36-39页 |
| ·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 第36-37页 |
| ·岩溶地下水的径流形式 | 第37页 |
| ·岩溶地下水的排泄方式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路基岩溶病害本质及调查 | 第39-43页 |
| ·路基岩溶病害的本质 | 第39页 |
| ·路基岩溶调查特点 | 第39-40页 |
| ·各种常用方法的介绍 | 第40-42页 |
| ·地质测绘 | 第40页 |
| ·地球物理勘探 | 第40-41页 |
| ·工程钻探 | 第41-42页 |
| ·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及优化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路基岩溶病害的治理 | 第43-57页 |
| ·路基岩溶水的治理 | 第43-44页 |
| ·路基岩溶塌陷的治理 | 第44-55页 |
| ·路基溶洞的治理 | 第44-50页 |
| ·路基岩溶塌陷注浆治理 | 第50-55页 |
| ·岩溶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治理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57-63页 |
| ·工程概况 | 第57页 |
| ·岩溶的调查 | 第57-61页 |
| ·资料的收集 | 第57-58页 |
| ·地表测绘及洞穴调查 | 第58-59页 |
| ·物探工作的布置 | 第59-60页 |
| ·钻探工作的布置 | 第60页 |
| ·综合分析与评价 | 第60-61页 |
| ·治理 | 第61-63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61页 |
| ·洞室的处理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页 |
| ·建议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