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 | 第9-19页 |
(一) 古典市民社会概念 | 第9-10页 |
(二) 现代市民社会概念 | 第10-15页 |
1、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诠释 | 第10-12页 |
2、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解读 | 第12-15页 |
(三) 市民社会概念的新发展 | 第15-17页 |
(四) 市民社会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二、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建构 | 第19-27页 |
(一) 从西方历史看:市场经济在市民社会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否必然带来完善的市民社会? | 第21-27页 |
三、国家与市民社会建构 | 第27-40页 |
(一) 西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特点——二元对立 | 第27-28页 |
(二)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历史轨迹 | 第28-32页 |
(三)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 第32-35页 |
1、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别 | 第32-33页 |
2、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动作用 | 第33-35页 |
(四) 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新取向 | 第35-40页 |
1、相对独立基础上的协调 | 第35-37页 |
2、国家作为相对外在的力量建构市民社会遇到的现实悖论 | 第37-38页 |
3、法律制度——协调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桥梁 | 第38-40页 |
四、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