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3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28页 |
1.1.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 第13-15页 |
1.1.2 我国电力工业体制的改革 | 第15-18页 |
1.1.3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 | 第18-21页 |
1.1.4 我国电力市场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难点 | 第21-26页 |
1.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8页 |
1.2 电力市场及发电厂竞价策略研究现状 | 第28-37页 |
1.2.1 电力市场的研究领域及其特点 | 第28-34页 |
1.2.2 发电厂竞价策略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1.2.3 现有竞价策略应用于水电厂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6-3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7-38页 |
1.4 小结 | 第38-39页 |
2 电力市场结构与运营机制 | 第39-63页 |
2.1 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 | 第39-47页 |
2.1.1 电力市场的内涵 | 第39-40页 |
2.1.2 电力市场的基本要素 | 第40-42页 |
2.1.3 电力市场的特点 | 第42-44页 |
2.1.4 实施电力市场的必然性 | 第44-47页 |
2.2 电力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 第47-52页 |
2.2.1 电力市场结构 | 第47-51页 |
2.2.2 电力市场运行方式 | 第51-52页 |
2.3 发电侧电力市场 | 第52-62页 |
2.3.1 发电侧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53-54页 |
2.3.2 发电侧电力市场价格机制 | 第54-55页 |
2.3.3 发电侧电力市场交易模式 | 第55-57页 |
2.3.4 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模式 | 第57-62页 |
2.4 小结 | 第62-63页 |
3 电力市场边际电价预测 | 第63-150页 |
3.1 概述 | 第63-69页 |
3.1.1 系统边际电价预测的意义 | 第63-65页 |
3.1.2 电价预测的分类 | 第65-66页 |
3.1.3 电价预测的特点 | 第66-67页 |
3.1.4 边际电价预测的方法 | 第67-69页 |
3.2 电价预测常用工具 | 第69-82页 |
3.2.1 人工神经网络 | 第69-76页 |
3.2.2 遗传算法 | 第76-78页 |
3.2.3 混沌理论 | 第78-82页 |
3.3 电价的时间序列特性 | 第82-85页 |
3.3.1 概述 | 第82页 |
3.3.2 电价时间序列特性 | 第82-84页 |
3.3.3 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 | 第84-85页 |
3.4 电价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 第85-94页 |
3.4.1 网络结构 | 第86页 |
3.4.2 传递函数 | 第86-87页 |
3.4.3 生成训练集 | 第87-88页 |
3.4.4 模型实现 | 第88-89页 |
3.4.5 预测实例及误差分析 | 第89-94页 |
3.4.6 结论 | 第94页 |
3.5 基于相似搜索和加权回归的电价预测模型 | 第94-99页 |
3.5.1 利用相似搜索和加权回归预测边际电价的过程 | 第95页 |
3.5.2 模型建立 | 第95-97页 |
3.5.3 模型实现 | 第97-98页 |
3.5.4 预测实例及误差分析 | 第98-99页 |
3.5.5 结论 | 第99页 |
3.6 基于相似搜索和神经网络的次日边际电价预测 | 第99-111页 |
3.6.1 次日边际电价预测的目的与方法 | 第99-100页 |
3.6.2 预测模型 | 第100-103页 |
3.6.3 预测实例 | 第103-110页 |
3.6.4 分析与结论 | 第110-111页 |
3.7 电力市场中周末边际电价预测 | 第111-120页 |
3.7.1 预测模型 | 第112-116页 |
3.7.2 预测实例 | 第116-119页 |
3.7.3 误差分析 | 第119-120页 |
3.7.4 结论 | 第120页 |
3.8 基于混沌理论和快速BP神经网络的边际电价预测方法研究 | 第120-131页 |
3.8.1 概述 | 第120-122页 |
3.8.2 电价的混沌特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3.8.3 电价预测 | 第124-131页 |
3.8.4 结论 | 第131页 |
3.9 混沌理论在“价格钉”预测中的应用 | 第131-141页 |
3.9.1 概述 | 第131-132页 |
3.9.2 价格钉机理研究 | 第132-134页 |
3.9.3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134-136页 |
3.9.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136-140页 |
3.9.5 结论 | 第140-141页 |
3.10 边际电价预测中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 第141-147页 |
3.10.1 概述 | 第141页 |
3.10.2 边际电价预测中各种误差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141-145页 |
3.10.3 应用实例 | 第145-147页 |
3.10.4 结论 | 第147页 |
3.11 小结 | 第147-150页 |
4 电力市场环境下水电厂优化运行与竞价策略 | 第150-206页 |
4.1 水电厂优化运行目标的转变 | 第152-154页 |
4.2 水电厂优化运行建模 | 第154-166页 |
4.2.1 单一水电站日竞价优化运行模型 | 第155-157页 |
4.2.2 梯级水电站日竞价优化运行模型 | 第157-159页 |
4.2.3 单一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运行模型 | 第159-161页 |
4.2.4 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运行模型 | 第161-166页 |
4.3 水电厂优化运行模型求解 | 第166-169页 |
4.3.1 算例 | 第166-169页 |
4.3.2 结论 | 第169页 |
4.4 竞价原理 | 第169-180页 |
4.4.1 发电成本分析 | 第170-177页 |
4.4.2 上网电量和上网电价的优化理论 | 第177-180页 |
4.5 竞价策略 | 第180-197页 |
4.5.1 概述 | 第180-181页 |
4.5.2 基于预测市场出清价格的竞价策略模型 | 第181-184页 |
4.5.3 基于其他发电公司报价行为的竞价策略模型 | 第184-186页 |
4.5.4 基于博弈论的竞价策略模型 | 第186-196页 |
4.5.5 其他优化方法 | 第196-197页 |
4.6 水电厂上网电量结构优化实例 | 第197-204页 |
4.6.1 数学模型 | 第198-200页 |
4.6.2 某水电厂上网电量结构优化计算 | 第200-203页 |
4.6.3 水电厂上网电量结构优化策略 | 第203页 |
4.6.4 结论 | 第203-204页 |
4.7 小结 | 第204-206页 |
5 水电厂竞价上网决策支持系统 | 第206-227页 |
5.1 概述 | 第206-208页 |
5.2 水电厂竞价上网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 第208-212页 |
5.2.1 系统开发目标 | 第208-209页 |
5.2.2 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 第209页 |
5.2.3 系统网络连接 | 第209-210页 |
5.2.4 系统模块 | 第210-211页 |
5.2.5 系统基本流程 | 第211-212页 |
5.3 子系统功能模块 | 第212-226页 |
5.3.1 数据采集与管理子系统 | 第212-214页 |
5.3.2 成本分析与管理子系统 | 第214-215页 |
5.3.3 电力市场分析子系统 | 第215-217页 |
5.3.4 报价分析与决策子系统 | 第217-221页 |
5.3.5 结算与经济评估子系统 | 第221-223页 |
5.3.6 发电生产与管理子系统 | 第223-226页 |
5.4 小结 | 第226-227页 |
6 结论 | 第227-230页 |
致谢 | 第230-231页 |
参考文献 | 第231-241页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241-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