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技术论文--粉末冶金(金属陶瓷工艺)论文--粉末成型、烧结及后处理论文

多组元金属粉末直接激光烧结过程数值模拟及烧结区域预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绪论第13-46页
   ·DMLS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第13-18页
     ·RPM技术的迅速发展第13-14页
     ·RPM应用层次逐步深化第14-17页
     ·DMLS技术的深入研究第17-18页
   ·DMLS的基本原理及其成型机制第18-29页
     ·SLS的原理及其优势第18-23页
     ·DMLS的成型原理第23-29页
   ·SLS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29-41页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第30-32页
     ·聚合物材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第32-33页
     ·聚合物覆膜材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第33-34页
     ·金属材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第34-37页
     ·选区激光烧结数值模拟方法的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第37-41页
   ·课题来源及DMLS数值模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1-4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2 DMLS热过程分析模型第46-82页
   ·DMLS热过程的特点第46-47页
   ·DMLS成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7-63页
     ·材料参数第47-58页
     ·工艺参数第58-63页
   ·DMLS热过程分析模型第63-81页
     ·激光能量的输入模型第64-66页
     ·粉床初始有效导热系数的计算模型第66-72页
     ·DMLS过程粉床有效导热系数的动态模型第72-78页
     ·粉床表面的热量散失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3 DMLS温度场及密度场有限元模型第82-97页
   ·DMLS有限元分析的特点第82-83页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理论第83-88页
     ·DMLS传热的方式第83页
     ·有限元基本方程第83-85页
     ·非线性热传导的有限元分析第85-88页
   ·温度场及密度场有限元模型第88-96页
     ·模型描述及模型假设第88-90页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的确定第90-91页
     ·相变潜热的处理第91-92页
     ·移动高斯光源的模拟第92-93页
     ·DMLS过程动态导热系数模型的实现第93-94页
     ·DMLS动态材料性质的处理第94-95页
     ·密度场的处理第95页
     ·烧结区域的确定方法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4 温度场及密度场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讨论第97-135页
   ·有限元模拟条件第97-98页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第97页
     ·工艺参数第97-98页
   ·有限元分析后置处理第98-100页
     ·最高温度变化趋势的获取方法第98-99页
     ·温度梯度第99-100页
     ·密度第100页
   ·DMLS过程中某时刻的温度场特征分析第100-104页
   ·对比研究载荷步间转变导热系数等材料特性的影响第104-109页
   ·对比研究不同烧结道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第109-115页
   ·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第115-116页
   ·对比研究使用基板的作用第116-120页
   ·对比研究扫描线长的作用第120-122页
   ·密度场结果分析第122-124页
   ·工艺参数及材料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第124-133页
     ·工艺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第124-129页
     ·材料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第129-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5 DMLS热应力场模拟第135-151页
   ·DMLS热应力分析的特点第135-137页
   ·热弹塑性有限元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第137-140页
     ·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特点与基本假设第137-138页
     ·塑性理论第138-140页
   ·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第140-145页
     ·本构方程第140-142页
     ·平衡方程第142-143页
     ·热弹塑性问题的求解第143-145页
   ·热应力场建模第145-146页
     ·热应力分析的边界条件第145页
     ·DMLS动态材料动态力学性质的处理第145-146页
     ·热应力场的耦合策略第146页
   ·热应力有限元模拟结果第146-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1页
6 DMLS温度场的间接验证方法第151-159页
   ·引言第151-152页
   ·正交试验方法第152页
   ·实验内容第152-155页
     ·粉床铺粉密度及成型件密度的测量第152-153页
     ·使用基板与否表面形貌的比较第153-154页
     ·成型件成型区域的测量第154-155页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第155-157页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7 基于神经网络的烧结宽度和烧结深度预测第159-167页
   ·引言第159-160页
   ·问题描述与建模第160-161页
   ·BP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实现第161-165页
     ·训练数据的收集第162-163页
     ·数据归一化第163页
     ·网络训练和测试第163-165页
   ·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165-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67-173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67-170页
   ·主要创新点第170-171页
   ·展望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2-18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8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第183-184页
致谢第184-185页
论文声明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服务组合的业务流程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含有机硫配体稀土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及反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