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思想史论文--中国经济思想论文--现代论文

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8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检索第11-15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5-18页
  一、论文结构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三、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转型期的腐败状况透视第18-28页
 第一节 转型期的社会形势第18-20页
 第二节 腐败的基本状况及类型第20-23页
  一、腐败的基本状况第20-21页
  二、腐败的构成要件及基本类型第21-23页
 第三节 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特点第23-28页
第三章 腐败的经济学概念及成本—收益分析第28-40页
 第一节 腐败的经济学概念第28-30页
  一、腐败的一般含义第28-29页
  二、腐败的经济学概念第29-30页
 第二节 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0-40页
  一、理论前提第31-33页
  二、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3-40页
第四章 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第40-52页
 第一节 腐败产生原因的经济学解释第40-48页
  一、委托代理失灵第40-43页
  二、政府失灵第43-45页
  三、制度不健全第45-46页
  四、权力寻租第46-48页
 第二节 转型期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第48-52页
  一、国有资源产权不明晰第48-49页
  二、价格双轨制第49页
  三、对介入市场的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第49-50页
  四、产权形式的多样性第50页
  五、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法制真空第50-51页
  六、分配制度的变化带来利益的调整第51-52页
第五章 腐败对经济发展的恶劣影响第52-64页
 第一节 腐败的社会福利损失第52-55页
  一、腐败造成社会经济效益损失:以寻租为例第52-54页
  二、腐败造成社会福利损失:以垄断行业为例第54-55页
 第二节 腐败的经济损失第55-61页
  一、对腐败造成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第55-57页
  二、对主要腐败类型经济损失的估算第57-61页
 第三节 腐败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扭曲第61-64页
  一、非生产性活动造成资源浪费第61页
  二、腐败造成资源的无效配置第61-62页
  三、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第62-64页
第六章 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反腐倡廉第64-73页
 第一节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反腐倡廉第64-66页
  一、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第64-65页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反腐倡廉第65-66页
 第二节 反腐倡廉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第66-69页
  一、反腐倡廉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第66-68页
  二、经济发展为反腐倡廉创造条件第68-69页
 第三节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反腐倡廉的要求第69-73页
  一、正确处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关系第69-70页
  二、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开展反腐倡廉第70-71页
  三、抓住突出问题,确定反腐倡廉的任务利目标第71页
  四、对过度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权力行为进行制约第71页
  五、及时分析苗头性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制约和解决第71-73页
第七章 规范职务消费和收入分配第73-100页
 第一节 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义利观第73-78页
  一、经济发展中伦理准则的功能第73-75页
  二、效用动机与权利腐败的必然性第75-76页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第76-78页
 第二节 规范领导干部的职务消费第78-83页
  一、从财政制度角度的分析第79-80页
  二、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对策第80-83页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的显性化第83-90页
  一、现象与特点第83-85页
  二、原因分析第85-87页
  三、正反效应第87-88页
  四、规范与控制第88-90页
 第四节 “高薪养廉”和“廉政保证金”第90-100页
  一、公务人员收入偏低、差距偏大第91-92页
  二、改革完善公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第92-93页
  三、关于“高薪养廉”的探讨第93-96页
  四、关于“廉政金制度”的争鸣第96-100页
第八章 透明反腐第100-119页
 第一节 透明化——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第100-103页
  一、透明化是发展趋势第100-102页
  二、透明化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第102-103页
  三、透明化是实现依法治理腐败的重要前提第103页
 第二节 政务公开——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第103-112页
  一、政务要公开、透明第104-105页
  二、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第105-108页
  三、厂务公开第108-110页
  四、村务公开第110-112页
 第三节 财产申报制度——阳光法案第112-116页
  一、财产申报的意义第112-113页
  二、我国财产申报的现状第113-114页
  三、建立健全财产申报制度第114-116页
 第四节 强化第四种权力——舆论监督第116-119页
  一、舆论监督的功能第116-117页
  二、切实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第117-119页
第九章 提高反腐倡廉的资源配置效率第119-133页
 第一节 加大腐败的成本第119-122页
  一、当前腐败成本太低第119-120页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腐败的成本第120-122页
 第二节 配置好反腐倡廉的群众资源第122-128页
  一、群众资源的功能分析第122-123页
  二、群众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以举报为例第123-126页
  三、群众资源的配置机制探讨第126-128页
 第三节 反腐倡廉的国际合作第128-133页
  一、治理腐败的全球化第128-130页
  二、加强反腐倡廉的国际合作第130-133页
第十章 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第133-156页
 第一节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第133-141页
  一、行政审批制度的界定第133-134页
  二、行政审批制度与腐败的经济分析第134-135页
  三、国外行政审批制度借鉴第135-137页
  四、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第137-141页
 第二节 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第141-146页
  一、政府采购的意义第141-143页
  二、推进政府采购第143-146页
 第三节 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第146-149页
  一、财政管理薄弱,容易滋生腐败第147-148页
  二、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管第148-149页
 第四节 权力不准经商:以军队为例第149-152页
  一、军队经商,助长腐败第149-151页
  二、军队必须撤出商海,吃“皇粮”第151-152页
 第五节 规范土地市场第152-156页
  一、土地腐败:点土成金第152-153页
  二、治理对策:招、拍、挂第153-156页
第十一章 借鉴与创新——历史网格中的定位第156-174页
 第一节 来自国外的经验第156-161页
 第二节 来自历史上的启示第161-166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回顾与总结第166-172页
 第四节 历史网格中的定位第172-17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74-179页
后记第179-180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180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肝脏脂肪沉积和胰岛素抵抗作用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经冠状动脉移植不同类型干细胞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