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0-23页 |
1 流行病学 | 第10页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0-12页 |
·遗传易感性 | 第10-11页 |
·自身抗体 | 第11页 |
·细胞免疫 | 第11-12页 |
·感染和化学因素 | 第12页 |
3 病理变化 | 第12页 |
4 临床表现 | 第12-13页 |
5 并发症和相关疾病 | 第13-14页 |
6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 第14-15页 |
·实验室检查 | 第14-15页 |
·辅助检查 | 第15页 |
7 诊断 | 第15页 |
8 治疗 | 第15-18页 |
·一般治疗 | 第15页 |
·药物治疗 | 第15-17页 |
·对症治疗 | 第17页 |
·肝移植 | 第17-18页 |
9 预后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1 | 第19-23页 |
综述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药研究现状 | 第23-32页 |
1 病名归属 | 第23页 |
2 病因病机 | 第23-24页 |
3 治疗 | 第24-27页 |
·辨证规律 | 第24-25页 |
·辨证治疗 | 第25-26页 |
·辨病治疗 | 第26-27页 |
4 名老中医经验 | 第27-28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2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 董振华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总结 | 第32-52页 |
前言 | 第32页 |
1 重视中西医双重诊断 | 第32-34页 |
2 病因病机特点 | 第33-34页 |
3 辨证分型治疗 | 第34-42页 |
·肝郁脾虚 | 第34-35页 |
·脾胃气虚 | 第35-37页 |
·气阴两虚 | 第37-38页 |
·肝肾阴虚 | 第38-39页 |
·湿热蕴结 | 第39-40页 |
·瘀血阻络 | 第40-42页 |
4 辨证规律 | 第42-45页 |
·证型分布 | 第42-43页 |
·证候与病情 | 第43-44页 |
·证候转化 | 第44-45页 |
5 并发症治疗 | 第45-46页 |
·脾大 | 第45页 |
·腹水 | 第45-46页 |
·出血 | 第46页 |
6 合并病治疗 | 第46-47页 |
·干燥综合征 | 第46-47页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第47页 |
7 遣方用药特色 | 第47-50页 |
·不拘一格 博采众方 | 第47页 |
·中西互参 辨病用药 | 第47-48页 |
·拮抗激素 减毒增效 | 第48页 |
·精于配伍 善用对药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3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