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展望 | 第9-11页 |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展望 | 第10-11页 |
·MIMO 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MIMO 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MIMO 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MIMO 系统中的信道估计 | 第15-17页 |
·MIMO 系统信道估计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MIMO 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课题来源及硕士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MIMO 信道模型 | 第19-38页 |
·宽带 SISO 时变衰落信道的基本特征 | 第19-24页 |
·宽带 SISO 信道的相关函数 | 第20-21页 |
·时延扩展及相干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21-22页 |
·多普勒扩展及相干时间(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22-24页 |
·宽带 MIMO 信道模型及其主要特性 | 第24-31页 |
·宽带 MIMO 系统信号模型 | 第24-27页 |
·宽带 MIMO 信道的主要特性 | 第27-29页 |
·视距分量及 K 因子 | 第27-28页 |
·功率延迟剖面 | 第28页 |
·空间相关性 | 第28-29页 |
·MIMO 信道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宽带 MIMO 衰落信道的建议模型及计算机仿真 | 第31-37页 |
·MIMO 信道的一些建议模型 | 第31-32页 |
·3GPP 推荐的 MIMO 信道模型一一 SCM 模型[40] | 第32-33页 |
·JST-METRA 提出的 METRA 模型[41]及其仿真结果 | 第33-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平坦衰落 MIMO 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 | 第38-62页 |
·MlMO 信道估计技术简介 | 第38-39页 |
·平坦衰落的 MIMO 系统的信号模型及发送帧结构 | 第39-41页 |
·平坦衰落的 MIMO 系统的信号模型 | 第39-40页 |
·估计算法仿真中采用的帧结构 | 第40-41页 |
·平坦慢衰落 MIMO 信道的估计方法 | 第41-50页 |
·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算法 | 第42-44页 |
·最大似然(ML)信道估计算法 | 第44-45页 |
·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估计算法 | 第45-46页 |
·最大后验概率(MAP)信道估计算法 | 第46-47页 |
·平坦慢衰落信道中估计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47-48页 |
·仿真结果 | 第48-50页 |
·平坦快衰落 MIMO 信道的估计方法 | 第50-61页 |
·维纳滤波 | 第50-52页 |
·插值滤波估计 | 第52-56页 |
·信道跟踪 | 第56-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频率选择性衰落 MIMO 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 | 第62-80页 |
·频率选择性衰落 MIMO 系统的信号模型 | 第62-63页 |
·频率选择性慢衰落 M1MO 信道的估计 | 第63-68页 |
·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算法 | 第64-65页 |
·最大似然(ML)信道估计算法 | 第65页 |
·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估计算法 | 第65-66页 |
·最大后验概率(MAP)信道估计算法 | 第66页 |
·仿真结果 | 第66-68页 |
·频率选择性快衰落 MIMO 信道的估计 | 第68-77页 |
·维纳滤波 | 第68-70页 |
·插值滤波 | 第70-73页 |
·信道跟踪 | 第73-77页 |
·训练序列的设计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MIMO 实验数据部分处理结果 | 第80-91页 |
·实验系统的概述 | 第80-82页 |
·硬件实验系统框图 | 第80-81页 |
·软件仿真平台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90页 |
·不同信道估计算法的 BER 性能比较 | 第82-84页 |
·信道系数估计值的统计特性分析 | 第84-88页 |
·收、发两端各自信道系数估计值间的空间相关性 | 第88-89页 |
·几种 MIMo 系统的 BER 性能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