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页 |
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 第12页 |
2 黑麦属基因资源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3 小麦背景中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13-20页 |
3.1 形态学标记 | 第14-15页 |
3.2 细胞学标记 | 第15-16页 |
3.2.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15页 |
3.2.2 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分析 | 第15页 |
3.2.3 染色体带型分析 | 第15-16页 |
3.3 生化标记 | 第16-17页 |
3.3.1 贮藏蛋白分析法 | 第16页 |
3.3.2 同工酶分析法 | 第16-17页 |
3.4 原位杂交 | 第17页 |
3.5 分子标记 | 第17-20页 |
3.5.1 RFLP标记 | 第18页 |
3.5.2 RAPD标记 | 第18-19页 |
3.5.3 SSR标记 | 第19页 |
3.5.4 AFLP标记 | 第19-20页 |
4 黑麦基因组特异性重复序列的研究与应用 | 第20-22页 |
4.1 黑麦基因组中的特异性重复序列 | 第20-21页 |
4.2 黑麦特异性重复序列在检测小麦背景中黑麦外源染色质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5 RGA方法在鉴定和克隆植物候选抗性基因方面的利用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2.1 条锈病抗性鉴定 | 第24-25页 |
2.2 叶片总 DNA的提取 | 第25页 |
2.3 PCR扩增 | 第25-28页 |
2.3.1 引物 | 第25页 |
2.3.2 R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第25-26页 |
2.3.3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6-28页 |
2.4 特异性 DNA序列的克隆 | 第28-31页 |
2.4.1 PCR产物的切胶回收 | 第28-29页 |
2.4.2 连接反应 | 第29页 |
2.4.3 转化 | 第29-30页 |
2.4.4 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 第30-31页 |
2.5 含有目的片段重组质粒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分析 | 第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1页 |
1 条锈病抗性株系的鉴定和抗性遗传分析 | 第31-33页 |
2 黑麦特异性重复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3 黑麦 SSR分析 | 第35-36页 |
4 黑麦 EST-SSRs分析 | 第36页 |
5 RGA分析 | 第36-37页 |
6 特异 DNA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 第37页 |
7 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 第37-38页 |
8 黑麦特异性 EST-SSRs的染色体定位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6页 |
1 与细胞学技术相结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鉴定小麦背景中小片段外源染色质的有效方法 | 第41-42页 |
2 96-1054背景中的黑麦染色质及其特征 | 第42-44页 |
3 96-1054基因组中插入的黑麦 DNA序列与抗性表达的可能关系 | 第44-45页 |
4 新的抗条锈病株系96-1054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价值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