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无位置速度传感器研究发展状况第8-13页
 1.3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第13-14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页
 1.5 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锁相环测速数学模型及其分析第15-21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第15-17页
 2.3 锁相环测速数学模型第17-20页
  2.3.1 锁相环数学模型的建模第17-19页
  2.3.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第19-20页
 2.4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第21-29页
 3.1 引言第21页
 3.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21-26页
  3.2.1 矢量坐标变换原理第22-24页
  3.2.2 数学模型分析第24-26页
 3.3 系统模型设计与控制参数分析第26-28页
 3.4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第29-38页
 4.1 引言第29-30页
 4.2 变频器主电路系统第30-32页
  4.2.1 整流与逆变电路第30页
  4.2.2 变频器的保护电路第30-31页
  4.2.3 转子位置信号处理第31-32页
  4.2.4 制动电路与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第32页
  4.2.5 指示仪表及PU 接口第32页
 4.3 部分外围电路的设计第32-36页
  4.3.1 传感器的选型第32-34页
  4.3.2 AD 采样信号的处理第34-35页
  4.3.3 LF2407 的AD 数据处理第35-36页
 4.4 电源设计第36-37页
 4.5 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仿真分析第38-45页
 5.1 引言第38页
 5.2 软件总体流程第38-40页
  5.2.1 主程序流程图第38页
  5.2.2 AD 采样程序流程图第38-40页
  5.2.3 转子位置计算程序流程图第40页
 5.3 仿真分析第40-43页
 5.4 小结第43-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研究--制度层面分析
下一篇:缓激肽B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高血压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