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投资价值评估
第一章 引言 | 第1-10页 |
第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评述 | 第10-15页 |
·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 | 第10页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述 | 第10-15页 |
·相对价值评估法 | 第11-12页 |
·折现现金流量法 | 第12-13页 |
·或有要求权法 | 第13-15页 |
第三章 中国联通的基本情况 | 第15-19页 |
·中国联通的基本信息 | 第15-16页 |
·中国联通的重组行为 | 第16-18页 |
·收购联通新世纪BVI | 第16页 |
·收购联通新世界通信有限公司 | 第16-17页 |
·出售国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 | 第17-18页 |
·中国联通的股权结构图 | 第18-19页 |
第四章 电信行业背景 | 第19-34页 |
·世界电信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9-23页 |
·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和互联网业务增长迅速 | 第19-20页 |
·世界电信市场状况 | 第20-22页 |
·电信技术的发展 | 第22-23页 |
·中国电信业的现状 | 第23-27页 |
·概况 | 第23-24页 |
·移动通信 | 第24-25页 |
·长途电话业务 | 第25-26页 |
·通信能力的增强 | 第26-27页 |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 | 第27-32页 |
·中国电信业的竞争格局 | 第27-28页 |
·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思路 | 第28-30页 |
·我国电信管制现状评述 | 第30-32页 |
·电信行业的进入壁垒 | 第32页 |
·行业分析小结 | 第32-33页 |
·行业分析的作用 | 第33-34页 |
第五章 中国联通的基本分析 | 第34-38页 |
·中国联通的竞争优劣势 | 第34-36页 |
·中国联通的竞争优势 | 第34-35页 |
·中国联通的竞争劣势 | 第35-36页 |
·中国联通的近期发展策略 | 第36-37页 |
·分析公司因素的作用 | 第37-38页 |
第六章 中国联通的会计政策分析 | 第38-42页 |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 第38-39页 |
·中国联通的会计政策分析 | 第39-41页 |
·会计政策分析的作用 | 第41-42页 |
第七章 中国联通的财务分析 | 第42-74页 |
·基本财务数据 | 第42-44页 |
·中国联通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第42-44页 |
·基本财务指标 | 第44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44-53页 |
·利润变动趋势分析 | 第44-47页 |
·利润率指标分析 | 第47-49页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 第49-53页 |
·成本和费用分析 | 第53-54页 |
·增长率分析 | 第54-60页 |
·利润指标的增长率 | 第54-55页 |
·主营业务成本的增长率 | 第55-56页 |
·三项费用的增长率分析 | 第56-60页 |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第60-62页 |
·偿债能力分析 | 第62-65页 |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62-63页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63-65页 |
·杜邦分析 | 第65-67页 |
·资产结构分析 | 第67-68页 |
·现金流量分析 | 第68-71页 |
·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 | 第68-69页 |
·流入流出比分析 | 第69-70页 |
·盈利能力比率 | 第70-71页 |
·财务分析小结 | 第71-73页 |
·财务分析的作用 | 第73-74页 |
第八章 前景预测 | 第74-88页 |
·业务预测 | 第74-81页 |
·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 第74-75页 |
·业务发展分析 | 第75-81页 |
·对盈利的预测 | 第81-87页 |
·对主营业务收入的预测 | 第81-85页 |
·预测损益表 | 第85-87页 |
·预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87-88页 |
第九章 公司估值 | 第88-97页 |
·估值方法的选择 | 第88-89页 |
·估计自由现金流量 | 第89-90页 |
·估计WACC | 第90-92页 |
·中国联通的公司价值 | 第92-93页 |
·估价和市价的评价 | 第93-94页 |
·价值评估小结 | 第94-95页 |
·其他评估方法 | 第95-97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致谢及声明 | 第101-102页 |
附录1中国联通1999-2003年损益表 | 第102-105页 |
附录2中国联通1999-2003年资产负债表 | 第105-111页 |
附录3中国联通1999-2003年现金流量表 | 第111-114页 |
个人简介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