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SAR实时成像系统主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机载SAR 实时成像系统及其主控模块 | 第11-14页 |
·星载环境对SAR 实时成像系统的新要求 | 第14-15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时系统中的实时控制 | 第18-34页 |
·实时系统概述 | 第18-20页 |
·实时控制方法 | 第20-22页 |
·基于Windows NT 的实时控制 | 第20-21页 |
·基于Linux 的实时控制 | 第21页 |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控制 | 第21-22页 |
·分析与比较 | 第22页 |
·实时操作系统 | 第22-28页 |
·实时操作系统的功能 | 第23-24页 |
·几种商业实时操作系统 | 第24-28页 |
·VxWorks | 第24-26页 |
·pSOSystem | 第26页 |
·QNX | 第26-27页 |
·分析与比较 | 第27-28页 |
·VxWorks 概述 | 第28-33页 |
·任务管理 | 第28-29页 |
·任务调度策略 | 第29-31页 |
·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 | 第29页 |
·轮转式调度 | 第29-30页 |
·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与轮转式调度相结合 | 第30页 |
·补充性说明 | 第30-31页 |
·VxWorks 的优先级分配策略 | 第31页 |
·任务间通信 | 第31-32页 |
·共享数据结构 | 第31-32页 |
·信号量 | 第32页 |
·消息队列 | 第32页 |
·时钟管理 | 第32-33页 |
·本章小节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星载SAR 实时成像系统主控软件的设计 | 第34-42页 |
·星载SAR 实时成像系统的结构模型 | 第34-36页 |
·星载SAR 实时成像系统主控模块 | 第36-38页 |
·主控软件的功能设计 | 第38-41页 |
·初始化与自检 | 第39页 |
·程序和参数上载 | 第39页 |
·系统检测 | 第39页 |
·异常处理 | 第39-40页 |
·远程控制计算机命令处理 | 第40页 |
·系统关闭、休眠和继续运行 | 第40页 |
·系统更新 | 第40-41页 |
·状态报告 | 第41页 |
·雷达参数传递 | 第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主控软件基于VxWorks 的实现 | 第42-60页 |
·主控软件的任务设计 | 第42-53页 |
·系统初始化(System Init) | 第42-43页 |
·系统自检(System Detect) | 第43-44页 |
·程序和参数上载(Upload) | 第44-45页 |
·启动成像(Startup) | 第45-46页 |
·参数传递(DataForward) | 第46页 |
·系统监控(Monitor) | 第46-47页 |
·异常处理(ExceptionHandle) | 第47-48页 |
·Shell 控制台(Shell) | 第48-49页 |
·重新启动(Reboot) | 第49页 |
·暂停成像(Pause) | 第49-50页 |
·继续成像(Resume) | 第50-51页 |
·显示系统当前状态(ShowStatus) | 第51页 |
·切换管理模式(Administer) | 第51页 |
·系统更新(Update) | 第51-52页 |
·系统关闭(Stop) | 第52-53页 |
·主控软件中的任务在VxWorks 中的调度 | 第53-54页 |
·主控软件的实现细节 | 第54-58页 |
·系统参数配置 | 第54-55页 |
·Shell 控制台的实现 | 第55-56页 |
·包的结构 | 第56-58页 |
·实验环境与实验结果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主控模块与处理模块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法 | 第60-66页 |
·64 板简介 | 第6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0-61页 |
·主控模块端的操作 | 第61-62页 |
·DSP 端的操作 | 第62-63页 |
·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进一步的工作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