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6-7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 | 第7-9页 |
第二章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 第9-28页 |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述评 | 第9-11页 |
·区域均衡发展相关理论 | 第9页 |
·区域非均衡发展相关理论 | 第9-11页 |
·协调发展相关模型述评 | 第11-15页 |
·区域系统内涵研究 | 第15-16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 第16-20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16-18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特征 | 第18-19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与区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19-20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指标体系 | 第20-28页 |
·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量方法及模型 | 第20-21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测量方法及模型 | 第21-24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态评价方法及模型 | 第24-26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 第28-44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现状概述 | 第28-35页 |
·人口子系统现状概述 | 第28-29页 |
·资源子系统现状概述 | 第29-31页 |
·环境子系统现状概述 | 第31页 |
·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现状概述 | 第31-35页 |
·福建省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计算结果 | 第35-40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计算结果 | 第40-41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态评价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SWARM仿真及博弈探析 | 第44-60页 |
·复杂适应系统(CAS) | 第44-45页 |
·多主体软件平台SWARM | 第45-48页 |
·SWARM简介 | 第45-46页 |
·SWARM主要特点 | 第46页 |
·SWARM建模思想 | 第46-47页 |
·SWARM建模步骤 | 第47-48页 |
·SWARM模型结构 | 第48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SWARM仿真模型探析 | 第48-53页 |
·SWARM建模分析 | 第49-51页 |
·单一主体的设计 | 第51-53页 |
·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企业污染治理博弈仿真分析 | 第53-60页 |
·完全理性一次博弈 | 第54页 |
·完全理性重复博弈 | 第54-55页 |
·SWARM博弈仿真分析 | 第55-59页 |
·SWARM的运用前景及博弈仿真对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启示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60-72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60-65页 |
·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不高 | 第60-61页 |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61-62页 |
·区域经济增长尚处于粗放经营方式 | 第62-63页 |
·人力资源重视不够,劳动者素质偏低 | 第63-64页 |
·环境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 第64-65页 |
·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65-72页 |
·人口协调发展对策 | 第65-67页 |
·资源持续利用对策 | 第67-68页 |
·环境保护对策 | 第68-69页 |
·经济发展对策 | 第69-70页 |
·社会发展对策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72-73页 |
附录 数据表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硕士期间科研及成果简介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