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一. 高职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 | 第7-14页 |
(一) 高职专业设置的内涵界定 | 第7-9页 |
(二) 高职专业设置的发展轨迹 | 第9-13页 |
(三) 高职专业设置的历史作用 | 第13-14页 |
二. 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 | 第14-27页 |
(一) 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时代背景 | 第14-21页 |
(二) 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理论依据 | 第21-27页 |
三. 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 第27-33页 |
(一) 区域性与开放性统一 | 第27-29页 |
(二) 适应性与前瞻性统一 | 第29-31页 |
(三) 稳定性与灵活性统一 | 第31-32页 |
(四) 必要性与可行性统一 | 第32-33页 |
四. 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的具体策略 | 第33-42页 |
(一) 讲实际,超越时空局限 | 第33-36页 |
(二) 重实用,超越工具主义 | 第36-38页 |
(三) 求实效,超越急功近利 | 第3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