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技术的合理性与社会干预机制研究
| 1 绪论 | 第1-14页 |
| ·释义克隆 | 第7页 |
| ·克隆的自然源流和技术源流 | 第7-8页 |
| ·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克隆技术的意义、社会震撼 | 第9-10页 |
| ·学界对克隆人的学术争议 | 第10-11页 |
| ·克隆人诞生的必然性和探究克隆人问题的意义 | 第11-14页 |
| 2 对“克隆人”及其技术内涵的澄清 | 第14-20页 |
| ·“克隆”≠复制 | 第14-15页 |
| ·克隆体与亲本之间的社会性差异 | 第14页 |
| ·克隆体与亲本之间的生物性差异 | 第14-15页 |
| ·对克隆技术功用的理解的庸俗化及澄清 | 第15-17页 |
| ·对克隆技术误解的理论实质及危害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20页 |
| 3 “克隆人”的合理性解读 | 第20-27页 |
| ·政治、社会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0-21页 |
| ·宗教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1-22页 |
| ·社会伦理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2-23页 |
| ·生物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3-24页 |
| ·心理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4页 |
| ·人口学角度的合理性解读 | 第24-25页 |
| ·为克隆人争辩的“伪理由”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4 “克隆人”及其技术的社会干预机制 | 第27-36页 |
| ·相关的生命伦理学基本伦理原则 | 第27-28页 |
| ·目前对克隆人技术的规约现状及效果 | 第28-29页 |
| ·对克隆人的否定意见给我们的启示 | 第29页 |
| ·应对克隆人问题的干预机制构想 | 第29-36页 |
| ·国际间:积极展开对话、合作研讨和公约 | 第30页 |
| ·国家:立法规约 | 第30-34页 |
| ·立法的宗旨和目的 | 第30-31页 |
| ·立法规约的内容 | 第31-34页 |
| ·社会:舆论的理性引导 | 第34-36页 |
| 5 科技与伦理的互动及当代科技的发展宗旨 | 第36-39页 |
| ·科技发展与伦理价值的“互动” | 第36-37页 |
| ·科技现阶段的发展特征和应然宗旨 | 第37-39页 |
| 6 结语 | 第39-40页 |
| 7 致谢 | 第40-41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