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韵与生命力在中国花鸟画中的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气韵生动” | 第8-14页 |
第一节 “气韵”概念的孕育和产生 | 第8-11页 |
一 从宇宙自然的“本根”到“气”概念的真正形成 | 第8-9页 |
二 “韵”概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原义 | 第9-10页 |
三 走向美学领域的“气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谢赫“气韵生动”的内涵及在后世的演化 | 第11-14页 |
一 谢赫“气韵生动”原义 | 第11页 |
二 以笔墨论气韵 | 第11-12页 |
三 气韵在于生动 | 第12-13页 |
四 “气韵生动”在精神层面的演化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生命力 | 第14-22页 |
第一节 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追求高质量生命力是中国画的最高目标 | 第15-18页 |
一 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形成独特的绘画准则 | 第15页 |
二 高质量生命力对中国画的重要作用 | 第15-18页 |
第三节 包涵气韵与创新的生命力 | 第18-22页 |
一 生命力是根本 | 第18-19页 |
二 气韵生动为前提 | 第19-20页 |
三 生命力的繁衍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气韵与强大生命力在中国花鸟画中的具体实现 | 第22-35页 |
第一节 自然势态与自我精神的结合 | 第22-25页 |
一 以造化为师 | 第22-23页 |
二 自然与心灵结合 | 第23-24页 |
三 养气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气韵与生命力在形式构成因素中的实现 | 第25-30页 |
一 画题 | 第25页 |
二 经营位置 | 第25-27页 |
三 用笔 | 第27-28页 |
四 墨与彩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在意境中体现气韵与生命力 | 第30-35页 |
一 意境是生命的感悟 | 第30-31页 |
二 蕴涵诗情的画境 | 第31-32页 |
三 在审美空间中营造体现气韵与生命力的画境 | 第32-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