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第一部分 货币替代问题概述 | 第6-11页 |
一、 货币替代的概念 | 第6-8页 |
二、 货币替代的分类 | 第8-9页 |
(一) 直接的货币替代与间接的货币替代 | 第8-9页 |
(二) 对称的货币替代与不对称的货币替代 | 第9页 |
(三) 供给方的货币替代与需求方的货币替代 | 第9页 |
(四) 狭义的货币替代与广义的货币替代 | 第9页 |
三、 货币替代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9-10页 |
(一) 货币的自由兑换制度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一体化 | 第10页 |
四、 货币替代的计量 | 第10-11页 |
第二部分 货币替代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一、 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 第11-12页 |
二、 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理论 | 第12-13页 |
三、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 第13-14页 |
四、 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 | 第14页 |
第三部分 货币替代的形成机制 | 第14-17页 |
一、 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 | 第14页 |
二、 居民拥有的财富数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 国际经贸规模的影响 | 第15页 |
四、 本币汇率的高估程度 | 第15页 |
五、 国内外短期利率水平差异 | 第15页 |
六、 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期 | 第15-16页 |
七、 制度因素 | 第16页 |
八、 财政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 | 第16页 |
九、 会融开放与金融创新 | 第16-17页 |
十、 其他政治和经济风险 | 第17页 |
第四部分 货币替代对经济的影响 | 第17-25页 |
一、 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17-22页 |
(一) 货币替代使一国货币当局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加大 | 第18页 |
(二) 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三) 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第19-22页 |
(四) 货币替代对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 第22页 |
二、 货币替代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 第22-25页 |
(一) 货币替代对一般税收的影响 | 第23页 |
(二) 货币替代对通货膨胀税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三) 货币替代对一国铸币税收入的影响 | 第24页 |
(四) 货币替代对一国国债发行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 货币替代对汇率的影响 | 第25页 |
第五部分 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 | 第25-28页 |
第六部分 反货币替代的政策选择 | 第28-32页 |
一、 我国应维持本币币值的稳定 | 第28-29页 |
二、 实行必要的外汇管制 | 第29-30页 |
三、 提高本币的实际收益率,增强公众对本币的信心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