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10页
 二、 研究现状述评第10-12页
 三、 研究的时间范畴及创新之处第12-14页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缘起第14-28页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教育的论述第14-23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和改造农民的论述第14-18页
  二、 列宁关于教育和改造农民的论述第18-20页
  三、 毛泽东关于农民教育的论述第20-23页
 第二节 时代需求: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教育农民的时代必然性第23-28页
  一、 政治需求:夯实执政根基、巩固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执政地位第24-25页
  二、 经济需求: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第25-26页
  三、 意识形态需求: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第26-28页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8-41页
 第一节 清除旧社会影响:农民教育启蒙(1949 年—1950 年夏)第28-32页
  一、 1949 年至 1950 年的例行教育第29-30页
  二、 围绕《共同纲领》、剿匪反霸和婚姻法进行主题教育第30-32页
 第二节 巩固执政地位:农民教育初步发展(1950 年夏—1953 年夏)第32-35页
  一、 1950 年至 1953 年的例行教育第32-33页
  二、 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反运动进行主题教育第33-35页
 第三节 开辟工业化道路:农民教育全方位、大规模发展(1953年夏—1956 年夏)第35-41页
  一、 1953 年至 1956 年的例行教育第36-37页
  二、 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宪法、统购统销政策和农业合作化进行主题教育第37-41页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内容及其特点第41-54页
 第一节 农民教育的内容第41-48页
  一、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第41-43页
  二、 法制教育第43-44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第44-46页
  四、 形势与政策教育第46-47页
  五、 农业技术技能教育第47-48页
 第二节 农民教育的特点第48-54页
  一、 例行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第48-49页
  二、 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第49-50页
  三、 教育对象广泛第50-51页
  四、 农民教育实用化第51-52页
  五、 教育形式多样化第52-54页
第四章 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思考第54-61页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成就与不足第54-57页
  一、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成就第54-55页
  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不足第55-57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经验和启示第57-61页
  一、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经验第57-59页
  二、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启示第59-61页
结语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后记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
下一篇: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