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0-11页 |
1.2.1 概念 | 第10页 |
1.2.2 构成 | 第10-11页 |
1.2.3 特征 | 第11页 |
1.2.4 基本功能 | 第11页 |
1.3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 第11-17页 |
1.3.1 概念 | 第11-12页 |
1.3.2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发展 | 第12-13页 |
1.3.3 当前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3.1 面向电网的建模 | 第13-14页 |
1.3.3.2 时空电力GIS的研究 | 第14页 |
1.3.3.3 三维GIS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4 SCADA与AM/FM/GIS的集成 | 第15页 |
1.3.4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5 研究建立基于GIS的电网拓扑的意义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 | 第19-27页 |
2.1 GIS系统地理数据类别分析 | 第19-22页 |
2.1.1 空间特征数据 | 第19-21页 |
2.1.1.1 几何数据 | 第20页 |
2.1.1.2 关系数据 | 第20-21页 |
2.1.2 属性特征数据 | 第21-22页 |
2.2 GIS系统数据模型分析 | 第22-25页 |
2.2.1 栅格模型 | 第22-23页 |
2.2.2 矢量模型 | 第23-24页 |
2.2.3 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2.3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电网表达方式的分析和选择 | 第25-27页 |
3 电网逻辑拓扑图的研究与设计 | 第27-43页 |
3.1 电网数据的逻辑划分 | 第27-28页 |
3.2 电网描述 | 第28-33页 |
3.2.1 电网逻辑拓扑图分析 | 第28-29页 |
3.2.2 电网设备模型 | 第29-30页 |
3.2.3 电网图形模型 | 第30-33页 |
3.2.3.1 母线模型 | 第30页 |
3.2.3.2 线路模型 | 第30-31页 |
3.2.3.3 开关模型 | 第31-32页 |
3.2.3.4 变压器模型 | 第32-33页 |
3.2.3.5 其它设备模型 | 第33页 |
3.3 设备图元的分析设计 | 第33-35页 |
3.3.1 CAD数据集 | 第33-34页 |
3.3.2 设备图元的对象化 | 第34-35页 |
3.4 电网逻辑图的图形化处理 | 第35-39页 |
3.4.1 电气连接点 | 第35-36页 |
3.4.2 绘图偏差处理 | 第36-39页 |
3.5 拓扑关系的建立 | 第39-41页 |
3.6 电网拓扑图的图形化管理 | 第41-43页 |
4 电网地理接线图的研究与设计 | 第43-58页 |
4.1 电网设施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 第43页 |
4.2 源数据的分析研究 | 第43-52页 |
4.2.1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 第44-45页 |
4.2.2 源数据的获取 | 第45-46页 |
4.2.3 GPS数据的差分处理 | 第46-50页 |
4.2.4 GPS数据的坐标转换 | 第50-52页 |
4.3 GPS数据与GIS系统的复合处理 | 第52-54页 |
4.3.1 入库前的数据准备 | 第52-54页 |
4.3.2 GIS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 | 第54页 |
4.4 电网地理接线图拓扑关系的形成 | 第54-58页 |
4.4.1 拓扑处理的基本概念 | 第55页 |
4.4.2 拓扑关系的建立与处理 | 第55-58页 |
5 应用实例 | 第58-63页 |
5.1 系统概况 | 第58-59页 |
5.2 电网逻辑拓扑图实现 | 第59-61页 |
5.3 电网地理接线图的实现 | 第61-63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8-69页 |
声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