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 第14-16页 |
2 光束传输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16-27页 |
2.1 光场描述的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2.1.1 标量场 | 第16-18页 |
2.1.1.1 互相关函数及互强度函数 | 第16页 |
2.1.1.2 交叉谱密度函数 | 第16-17页 |
2.1.1.3 Wigner分布函数 | 第17-18页 |
2.1.2 矢量场-偏振矩阵 | 第18-19页 |
2.2 光束传输变换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2.2.1 一阶光学系统 | 第20-21页 |
2.2.1.1 一阶光学系统及其性质 | 第20-21页 |
2.2.1.2 一阶光学系统按空间对称性的分类 | 第21页 |
2.2.2 衍射积分方法 | 第21-24页 |
2.2.2.1 经典标量衍射理论的基本公式 | 第22-23页 |
2.2.2.2 柯林斯(Collins)公式 | 第23-24页 |
2.2.3 Wigner分布函数方法 | 第24-27页 |
3 光束的分类与参数描述 | 第27-40页 |
3.1 激光束的分类 | 第27-31页 |
3.1.1 利用空间对称性对光束分类 | 第27-30页 |
3.1.1.1 ST光束 | 第29页 |
3.1.1.2 SA光束 | 第29-30页 |
3.1.1.3 GA光束 | 第30页 |
3.1.2 利用空间相干性对光束分类 | 第30-31页 |
3.1.2.1 部分空间相干光束 | 第30-31页 |
3.1.2.2 完全空间相干光束 | 第31页 |
3.2 激光束的参数描述 | 第31-39页 |
3.2.1 有扭曲的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 第31-33页 |
3.2.2 有扭曲的各向同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 第33-35页 |
3.2.3 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 第35页 |
3.2.4 简单像散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 第35-36页 |
3.2.5 各向同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 第36-37页 |
3.2.6 复杂像散高斯光束 | 第37-38页 |
3.2.7 简单像散高斯光束 | 第38-39页 |
3.2.8 无像散高斯光束 | 第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光束的二阶矩矩阵和传输不变量 | 第40-50页 |
4.1 光束的二阶矩矩阵 | 第40-42页 |
4.2 各类光束的M~2因子和本征像散 | 第42-49页 |
4.2.1 ST光束 | 第42页 |
4.2.2 ASA光束 | 第42-43页 |
4.2.3 RSA光束 | 第43-45页 |
4.2.4 GA光束 | 第45-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AGSM光束在近轴一阶光学系统中的传输特性 | 第50-70页 |
5.1 AGSM光束通过一阶光学系统的传输公式 | 第50-51页 |
5.2 AGSM光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 | 第51-58页 |
5.2.1 AGSM光束通过自由空间的传输公式 | 第51-54页 |
5.2.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第54-58页 |
5.3 AGSM光束的聚焦 | 第58-69页 |
5.3.1 AGSM光束通过球面薄透镜的传输公式 | 第58-63页 |
5.3.2 数值计算和分析 | 第63-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AGSM光束的对角化与对称化 | 第70-79页 |
6.1 AGSM光束对角化与对称化的理论推导 | 第70-74页 |
6.1.1 对角化过程 | 第70-72页 |
6.1.2 对称化过程 | 第72-74页 |
6.2 数值计算结果 | 第74-78页 |
6.2.1 对角化过程 | 第74-77页 |
6.2.2 对称化过程 | 第77-7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7 AGSM光束通过一阶ABCD光学系统后的光谱变化 | 第79-92页 |
7.1 基本理论推导 | 第79-85页 |
7.1.1 AGSM光束通过薄透镜系统的光谱变化 | 第82-83页 |
7.1.2 AGSM光束通过自由空间的光谱变化 | 第83-84页 |
7.1.3 一般GSM光束的光谱变化 | 第84-85页 |
7.2 数值计算和讨论 | 第85-90页 |
7.2.1 轴上光谱 | 第85-88页 |
7.2.2 轴外光谱 | 第88-90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8 多色矢量GSM光束的光谱移动和光谱开关 | 第92-103页 |
8.1 理论分析 | 第92-95页 |
8.2 数值计算结果 | 第95-102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9 总结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情况简介 | 第111-112页 |
声明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