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怀铁路黄草隧道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关于信息化施工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8-9页 |
·关于信息化施工历史的研究 | 第9-11页 |
·关于信息化施工技术特点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信息化施工技术工程应用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黄草隧道地应力测试及分析 | 第15-24页 |
·地应力测试概述 | 第15页 |
·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 | 第15-16页 |
·地应力测试方法及原理 | 第16-20页 |
·地应力测试方法简介 | 第16-17页 |
·应力测试原理 | 第17-20页 |
·地应力测试成果及分析 | 第20-21页 |
·地应力测试成果 | 第20页 |
·地应力测试成果分析 | 第20-21页 |
·测点处隧道边墙应力状态分析 | 第21-22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22-24页 |
第3章 黄草隧道变形测试及分析 | 第24-34页 |
·黄草隧道变形施工监控量测方法 | 第24-27页 |
·现场监控量测目的 | 第24页 |
·现场监控量测的必要性 | 第24页 |
·现场监测项目、仪器及要求 | 第24-25页 |
·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 | 第25-26页 |
·量测频率 | 第26页 |
·量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 | 第26-27页 |
·黄草隧道变形情况及分析 | 第27-33页 |
·量测结果 | 第27-29页 |
·量测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量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3页 |
·黄草隧道变形情况分析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黄草隧道受力测试及分析 | 第34-41页 |
·黄草隧道受力现场测试方案 | 第34-38页 |
·现场监控量测目的 | 第34页 |
·测试元器件汇总 | 第34页 |
·现场测试仪器埋设方案 | 第34-35页 |
·现场测试元器件 | 第35-38页 |
·现场测试元器件的观测 | 第38页 |
·黄草隧道受力现场测试结果 | 第38-40页 |
·黄草隧道受力现场测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40-41页 |
第5章 黄草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第41-53页 |
·工程概况 | 第41-43页 |
·工程简介 | 第41页 |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 第41-42页 |
·主要工程数量 | 第42-43页 |
·工程特点 | 第43页 |
·施工方案 | 第43-46页 |
·总体安排 | 第43-44页 |
·机械设备配备 | 第44-45页 |
·施工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重点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第46-53页 |
·大跨段施工方法 | 第46-49页 |
·单线段施工方法 | 第49-52页 |
·平行导坑施工方法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参与研究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