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国内外注水系统节能措施的研究概况 | 第1-26页 |
| ·概述 | 第12页 |
| ·注水系统的能耗分析 | 第12-14页 |
| ·注水系统的构成及能流模型 | 第12-13页 |
| ·能耗分析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节能措施的研究状况 | 第14-23页 |
| ·提高注水设备效率以节能 | 第14-18页 |
| ·调节注水系统运行参数以节能 | 第18-22页 |
| ·其它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23页 |
| ·调电机输入电压节能措施的提出及意义 | 第23-24页 |
| ·现场常用注水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注水系统调压节能的基本理论及计算 | 第26-51页 |
| ·异步电动机使用调压法节能的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 ·从能量损耗角度分析 | 第26-27页 |
| ·从运行稳定性方面分析 | 第27-29页 |
| ·泵的基本特性及调速节能原理 | 第29-33页 |
| ·泵的基本特性 | 第29-30页 |
| ·流量调节的途径 | 第30页 |
| ·调速时离心泵的基本特性 | 第30-32页 |
| ·离心泵调速节能的原理 | 第32-33页 |
| ·调压调速对电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33-37页 |
| ·根据异步电动机的技术数据计算其参数 | 第33-34页 |
| ·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能量指标 | 第34-36页 |
| ·电动机发热问题的解决 | 第36-37页 |
| ·关于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 | 第37页 |
| ·调压调速对离心泵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电动机带动泵类负载节能估计及计算公式 | 第39-41页 |
| ·节能潜力的估计 | 第39-40页 |
| ·泵类负载交流调速节能的统一公式 | 第40-41页 |
| ·节能率 | 第41页 |
| ·调节电机端电压节能计算 | 第41-51页 |
| ·油田注水现场设备实例计算 | 第41-45页 |
| ·实验中所用离心泵的节能计算 | 第45-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电机调压节能的实验研究 | 第51-69页 |
| ·调压实验一 | 第51-61页 |
| ·实验内容 | 第51-54页 |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54-55页 |
| ·实验数据 | 第55-58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曲线绘制 | 第58-60页 |
| ·实验结论 | 第60-61页 |
| ·调压实验二 | 第61-69页 |
| ·实验数据 | 第61-64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64-66页 |
| ·各参数的变化曲线 | 第66-68页 |
| ·实验结论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注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的理论计算 | 第69-82页 |
| ·概述 | 第69-70页 |
| ·管路特性曲线基本参数的计算 | 第70-76页 |
| ·辛二注水站注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的计算参数 | 第70-71页 |
| ·以辛1-14配水间为例,计算管路特性所要的计算参数 | 第71-76页 |
| ·注水系统管路特性曲线的计算 | 第76-82页 |
| ·串联和并联管路 | 第76-77页 |
| ·实际计算 | 第77-82页 |
| 第五章 注水系统效率及调压节能的计算 | 第82-92页 |
| ·流体阻力和水头损失 | 第82-84页 |
| ·管路中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 | 第82页 |
| ·管内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的通式 | 第82-83页 |
| ·计算沿程水力摩阻系数λ的经验公式 | 第83-84页 |
|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及调压节能的数学建模 | 第84-92页 |
| ·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4页 |
| ·长管的水力计算 | 第84-85页 |
| ·短管的水力计算 | 第85-87页 |
|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流程图 | 第87-89页 |
| ·调压后电机节能计算数学模型 | 第89-90页 |
| ·调压和系统效率计算总流程图 | 第90页 |
| ·编程计算示例 | 第90-92页 |
| 第六章 注水系统管网分布的优化 | 第92-101页 |
| ·概述 | 第92页 |
|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92-93页 |
| ·目标函数的求解 | 第93-101页 |
| ·Powell法的计算步骤 | 第93-94页 |
| ·Powell算法的功能及流程图 | 第94-96页 |
| ·计算示例 | 第96-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1页 |
| 结论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 附录 | 第106-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