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含膦、氮杂环的Cu~I/Au~I配位超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3页
第一章 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3-44页
   ·超分子化学第14-21页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第14-16页
     ·分子识别第16-18页
   1 阳离子识别第16-17页
   2 阴离子识别第17页
   3 中性分子及多重识别第17-18页
     ·分子组装第18-20页
   1 螺旋状金属配合物第18页
   2 互补组分形成中间相和高分子超分子第18-20页
     ·形成有序固体材料第20-21页
   ·超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1-38页
     ·超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力第22-36页
   1 范德华力第22页
   2 氢键第22-31页
    ●强氢键第23-24页
    ●弱氢键第24页
    ●非传统氢键第24-31页
   3 堆砌作用第31-36页
    ●π-π堆积第31-34页
    ●阳离子-π堆积第34页
    ●疏水作用第34-36页
     ·超分子体系弱相互作用力的研究方法第36-38页
   1 理论方法第36-37页
   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思路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第二章 含膦、氮杂环的Cu~I配位超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谱性质研究第44-70页
   ·引言第44页
   ·实验部分第44-50页
     ·实验试剂第44页
     ·实验仪器第44-45页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第45-46页
   1 配合物[Cu(SCN)(2-pds)_n的合成第45页
   2 配合物[Cu(Him)(PPh_3)_2I]的合成第45页
   3 配合物[Cu_2(PPh_3)_4(tpp)](BF_4)_2的合成第45-46页
     ·配合物的表征第46-50页
   1 元素分析第46页
   2 晶体结构第46-50页
   3 光谱性质表征第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7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第50-54页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54-66页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表征第66-67页
   1 发光性能表征第66页
   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第66-67页
   3 荧光光谱表征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三章 含膦、氮杂环的Au~I配位超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谱性质研究第70-99页
   ·引言第70页
   ·实验部分第70-77页
     ·实验试剂第70页
     ·实验仪器第70-71页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第71-72页
   1 配合物[Au(PPh_3)(in)]的合成第71页
   2 配合物[Au(PPh_3)(bta)]的合成第71页
   3 配合物[Au(PPh_3)(ca)]的合成第71-72页
   4 配合物[Au(PPh_3)(spy)]的合成第72页
     ·配合物的表征第72-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96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第77-81页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81-94页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表征第94-96页
   1 发光性能表征第94-95页
   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第95页
   3 荧光光谱表征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99页
第四章 结论第99-103页
附录第103-104页
致谢语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工业厂房的震害预测
下一篇:完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