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电弧理论 | 第13-24页 |
·电弧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电弧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电弧的动态模型 | 第14-15页 |
·电弧的分类 | 第15-16页 |
·直流电弧的动态电路分析 | 第16-19页 |
·直流电弧的稳定性 | 第16-18页 |
·直流电弧的燃烧时间 | 第18-19页 |
·直流电弧的能量 | 第19页 |
·交流电弧的动态电路分析 | 第19-24页 |
·交流电弧的伏安特性 | 第19-21页 |
·交流电弧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故障电弧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 第24-38页 |
·UL1699 标准 | 第24-25页 |
·故障电弧模拟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25-28页 |
·电弧发生器 | 第25-26页 |
·电流互感器 | 第26-27页 |
·数据采集设备 | 第27-28页 |
·故障电弧线电流的数据采集和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线电流的数据采集 | 第28页 |
·线电流的波形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故障电弧线电流特征对故障电弧检测的指导作用 | 第31页 |
·故障电弧零序电流的数据采集和特征分析 | 第31-38页 |
·零序电流数的据采集 | 第32页 |
·零序电流数的波形特征分析 | 第32-34页 |
·故障电弧零序电流脉冲产生原因的探讨 | 第34-36页 |
·故障电弧零序电流脉冲对故障电弧检测的指导作用探讨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线电流提升小波分析的故障电弧检测 | 第38-57页 |
·传统时频域分析及其应用局限性 | 第38-40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38-39页 |
·时频域分析 | 第39-40页 |
·小波变换 | 第40-45页 |
·连续小波变换 | 第40-41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41页 |
·多分辨率分析 | 第41-44页 |
·小波变换的应用领域 | 第44-45页 |
·小波变换的提升实现 | 第45-52页 |
·小波提升方案 | 第45-47页 |
·利用提升方案构造小波 | 第47-51页 |
·提升小波实现举例 | 第51-52页 |
·故障电弧线电流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52-56页 |
·故障电弧线电流的频域分析及其局限性 | 第52-54页 |
·故障电弧线电流的小波分析和特征提取 | 第54-56页 |
·小波分析在故障电弧检测的优势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71页 |
·故障电弧的综合检测方法 | 第57页 |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硬件设计 | 第57-63页 |
·硬件结构 | 第57-58页 |
·电路设计 | 第58-62页 |
·电路的 EMC 设计 | 第62-63页 |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软件设计 | 第63-71页 |
·软件总体流程 | 第63-64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64-66页 |
·定时中断 | 第66-67页 |
·信号分析和特征提取与比较 | 第67-71页 |
第六章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试验 | 第71-75页 |
·故障电弧检测试验 | 第71-73页 |
·碳化路径电弧燃烧试验 | 第71-72页 |
·碳化路径电弧断开时间试验 | 第72-73页 |
·误动作试验 | 第73-75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详细摘要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