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7-14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7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二、 营销渠道理论及研究状况 | 第8-12页 |
(一) 营销渠道的基本理论 | 第8-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三、 文章的内容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蔬菜营销体系分析及比较 | 第14-24页 |
一、 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的概况 | 第14-16页 |
二、 我国蔬菜营销渠道模式--三层渠道 | 第16-17页 |
(一) 国家的蔬菜流通政策 | 第16-17页 |
(二) 三级渠道的蔬菜营销模式 | 第17页 |
三、 我国蔬菜营销渠道体系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 渠道成本居高不下 | 第17页 |
(二) 渠道上游主体缺乏竞争力 | 第17-18页 |
(三) 渠道技术含量较低 | 第18页 |
(四) 投资结构不合理 | 第18-19页 |
四、 国内外蔬菜营销渠道比较 | 第19-24页 |
(一) 美国高效率、低成本的蔬菜营销渠道 | 第19-20页 |
(二) 日本多环节、高成本的农产品营销渠道 | 第20-22页 |
(三) 我国与美、日两国蔬菜营销渠道的差距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体系分析 | 第24-50页 |
一、 武汉市蔬菜产销状况 | 第24-29页 |
(一) 武汉市蔬菜生产概况 | 第24-25页 |
(二) 武汉市蔬菜市场销售状况 | 第25-27页 |
(三) 武汉市蔬菜市场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二、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 | 第29-50页 |
(一)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概况 | 第29-31页 |
(二)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体系的龙头:批发市场 | 第31-37页 |
(三)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体系的基础:农贸市场 | 第37-42页 |
(四)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体系的新兴成员;超市 | 第42-47页 |
(五)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体系中的关系与冲突 | 第47-50页 |
第四章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的整合与优化 | 第50-58页 |
一、 蔬菜市场的发展趋势 | 第50-53页 |
(一) 蔬菜消费市场发展趋势 | 第50页 |
(二) 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50-52页 |
(三) 蔬菜营销渠道的发展趋势 | 第52-53页 |
二、 营销渠道整合 | 第53-54页 |
(一) 渠道整合目标 | 第53页 |
(二) 制定营销渠道整合的原则 | 第53-54页 |
(三) 渠道整合的方法 | 第54页 |
三、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模式设计 | 第54-58页 |
(一) 蔬菜营销渠道设计的目标:便利和优质 | 第54-55页 |
(二) 蔬菜营销渠道的长度设计:短渠道 | 第55页 |
(三) 蔬菜营销渠道的宽度设计:密集分销 | 第55-56页 |
(四) 蔬菜营销渠道的广度设计:多样性渠道 | 第56-57页 |
(五)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设计路线图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武汉市蔬菜营销渠道优化的几点设想 | 第58-64页 |
一、 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服务蔬菜流通 | 第58-59页 |
二、 加快建立蔬菜物流和电子商务系统,提高渠道水平 | 第59-60页 |
三、 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创新蔬菜营销渠道 | 第60-61页 |
四、 大力扶持蔬菜运销组织,疏通蔬菜销售渠道 | 第61页 |
五、 积极发展农业技术协会,适应蔬菜市场需求 | 第61-64页 |
(一) 发展农业技术协会是适应现代化物流的需要 | 第61-62页 |
(二) 发展农业技术协会是适应消费市场趋势的需要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