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0页 |
| 第1章 艺术管理概述 | 第10-29页 |
| ·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 第11-12页 |
| ·艺术管理活动必须符合艺术生产的客观规律 | 第11页 |
| ·艺术管理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主义艺术生产关系的特点 | 第11-12页 |
| ·艺术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 第12-13页 |
| ·艺术管理学与艺术学的区别和联系 | 第12-13页 |
| ·艺术管理学与现代管理学的区别 | 第13页 |
| ·艺术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 第13-14页 |
| ·一般科学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艺术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 第14-15页 |
| ·艺术管理的机制 | 第15-16页 |
| ·科学的艺术管理职能 | 第16页 |
| ·合理的艺术管理方法 | 第16-18页 |
| ·艺术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 | 第18-23页 |
| ·如何解决艺术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 ·如何解决发展艺术事业单位的资金问题 | 第21-22页 |
| ·如何解决人才问题及队伍素质问题 | 第22-23页 |
| ·如何解决艺术领域的法制建设问题 | 第23页 |
| ·新世纪艺术管理的特征 | 第23-29页 |
| ·加入WTO后国外艺术经营公司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我国艺术管理的创新特征 | 第24-29页 |
| 第2章 艺术管理的主体(即组织与管理者) | 第29-37页 |
| ·艺术管理的主体组织及其社会功能 | 第29-33页 |
| ·艺术管理者的素质 | 第33-35页 |
| ·管理者的角色 | 第33-34页 |
| ·管理者的情商 | 第34-35页 |
| ·管理者的用人原则 | 第35页 |
| ·艺术管理者的职能 | 第35-37页 |
| 第3章 艺术管理的客体 | 第37-52页 |
| ·艺术家 | 第37-41页 |
| ·基本素质 | 第37-38页 |
|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个性 | 第38-40页 |
| ·艺术家的性格 | 第40-41页 |
| ·艺人与经纪人 | 第41-48页 |
| ·经纪人 | 第41-43页 |
| (一) 经济活动的方式 | 第41-42页 |
| (二) 经纪人的种类 | 第42页 |
| (三) 经济收入-佣金 | 第42-43页 |
| ·文化经纪人 | 第43-46页 |
| ·画廊经营艺术家的模式(艺术品经纪人) | 第46-48页 |
| ·艺术管理客体队伍的组织结构 | 第48-52页 |
| 第4章 艺术管理客体(人力资源)的配备与开发 | 第52-72页 |
| ·艺术行业人才的挖掘、选拔 | 第52-54页 |
| ·艺术行业人才的培养 | 第54-58页 |
| ·艺术行业人才的使用 | 第58-60页 |
| ·使用机制 | 第58页 |
| ·合理使用人才 | 第58-60页 |
| ·艺术行业人才的激励 | 第60-65页 |
| ·激励的类型 | 第60-61页 |
| ·激励的功能 | 第61-62页 |
| ·如何激励 | 第62-64页 |
| ·激励机制在艺术行业人事管理工作中的12种应用 | 第64-65页 |
| ·艺术行业人才的考核 | 第65-66页 |
| ·如何吸引人才 | 第66-72页 |
| 第5章 艺术客体的具体管理行为 | 第72-80页 |
| ·有效的报酬和绩效评价 | 第72-74页 |
| ·报酬 | 第72-73页 |
| ·福利 | 第73页 |
| ·绩效评估与计酬 | 第73-74页 |
| ·艺术客体的招聘和面试 | 第74-76页 |
| ·面试前先要详细了解应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75页 |
| ·面谈的技巧 | 第75-76页 |
| ·设计师的设计管理 | 第76-80页 |
| ·自由设计师的组织与管理 | 第76-78页 |
| ·驻厂设计师的组织与管理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