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伤害风险评价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高层建筑的发展和施工作业的特点 | 第11-12页 |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 第12-13页 |
·国内外建筑安全的现状 | 第13-16页 |
·我国的建筑安全发展 | 第13-14页 |
·美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 第14页 |
·德国的建筑安全立法 | 第14页 |
·日本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层建筑施工伤害危险源的辨识与分析 | 第16-34页 |
·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 | 第16-17页 |
·高层建筑施工伤害类型分析 | 第17-19页 |
·“四大伤害”的重点分析 | 第19-34页 |
·高处坠落 | 第19-20页 |
·物体打击 | 第20-23页 |
·机械和起重伤害 | 第23-31页 |
·触电事故 | 第31-34页 |
第三章 高层建筑施工伤害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 第34-45页 |
·现行安全评价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指数法 | 第34页 |
·概率法 | 第34-35页 |
·国内安全评价技术概况 | 第35页 |
·安全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 | 第35-37页 |
·安全系统状态方程 | 第36-37页 |
·状态方程的性质 | 第37页 |
·高层建筑施工伤害综合安全评价模型 | 第37-45页 |
·安全评价模型 | 第37-39页 |
·参数的确定 | 第39-45页 |
第四章 高层建筑施工危害的控制对策 | 第45-62页 |
·“四大伤害”的控制对策 | 第45-52页 |
·高处坠落事故的控制对策 | 第45-47页 |
·物体打击事故的控制对策 | 第47-48页 |
·机械和起重事故的控制对策 | 第48-50页 |
·触电事故的控制对策 | 第50-52页 |
·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 第52-62页 |
·安全管理体系 | 第52-54页 |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第54-55页 |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 第55-58页 |
·安全检查 | 第58-60页 |
·安全教育和培训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