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前言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 维生素E简介 | 第8-16页 |
1.1 维生素E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8-10页 |
1.2 天然维生素E的应用 | 第10-11页 |
1.3 天然维生素E的生产工艺和市场 | 第11-16页 |
2. 转型反应 | 第16-21页 |
2.1 卤甲基化(氯甲基化)法 | 第16-17页 |
2.2 早酰化还原法 | 第17-18页 |
2.3 胺甲基化法(曼尼希反应) | 第18-19页 |
2.4 羟甲基化法 | 第19-20页 |
2.5 全甲基化法 | 第20-21页 |
3. α-生育酚含量的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固定床转型反应(Ⅰ) | 第23-36页 |
1. 固定床A-生育酚转型实验中催化剂的选择及填充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 固定床转型反应装置 | 第24-25页 |
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5-26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1 停留时间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 操作压力改变的影响 | 第29-31页 |
3.3 温度改变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原料液中甲醛水溶液与生育酚质量比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33-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固定床转型反应(Ⅱ) | 第36-62页 |
1. 实验 | 第36-38页 |
1.1 固定床转型反应装置 | 第36页 |
1.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6-38页 |
1.3 实验步聚 | 第38页 |
1.4 分析装置 | 第38页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60页 |
2.1 两套反应装置初步实验结果比较 | 第38-39页 |
2.2 操作压力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5页 |
2.3 温度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45-50页 |
2.4 原料中甲醛水溶液与生育酚质量比(wt/wt)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50-52页 |
2.5 两种催化剂填充比例(wt/wt)的改变对反应的影响 | 第52-54页 |
2.6 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54-55页 |
2.7 强酸性树脂在不同温度下交换量的变化 | 第55-57页 |
2.8 原料中添加对甲苯磺酸用量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 第57-59页 |
2.9 Nafion树脂催化羟甲基反应的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3.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2-64页 |
附录 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64-70页 |
1. 原料与标样 | 第64页 |
2. 分析装置 | 第64-65页 |
3. 分析条件 | 第65页 |
4. 操作步骤 | 第65页 |
5. 可行性 | 第65-68页 |
5.1 考察生育酚色谱峰与杂质峰的分离情况 | 第65-66页 |
5.2 校正曲线的线性关系 | 第66-68页 |
6. 样品定量计算的方法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