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概述第9-10页
  1.1.1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第9页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第9-10页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第10-12页
  1.2.1 溶剂提取方法第10-11页
  1.2.2 超声提取法第11页
  1.2.3 微波提取法第11页
  1.2.4 超临界萃取法(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SFE第11-12页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第12-13页
  1.3.1 铅盐沉淀法第12页
  1.3.2 薄层层析法第12页
  1.3.3 柱层析法第12页
  1.3.4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2页
  1.3.5 液滴逆流层析法(DCCC第12-13页
 1.4 鉴定和结构测定第13-14页
  1.4.1 利用紫外光谱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第13页
  1.4.2 利用NMR光谱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第13-14页
  1.4.3 利用MS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第14页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第14-17页
  1.5.1 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上篇: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第17页
2 微波辐射在中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第17-21页
 2.1 原料及成品药的干燥、灭菌第17页
 2.2 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Extraction,MAE第17-21页
  2.2.1 微波辅助提取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原理第18页
  2.2.2 微波辅助提取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的参数和设备第18-19页
  2.2.3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特点第19-21页
3 微波辅助提取新工艺提取甘草黄酮及实验设计与优化第21-27页
 3.1 仪器、药材与试药第21页
 3.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3.2.1 实验安排第21-22页
  3.2.2 提取与分离第22-23页
  3.2.3 黄酮总含量测定第2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3-27页
4 几种提取葛根黄酮的方法比较及实验优化第27-31页
 4.1 仪器、药材与试药第27页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7-28页
  4.2.1 提取与分离第27-28页
 4.3 葛根黄酮总含量测定第28-29页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8页
  4.3.2 葛根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第28-29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29-31页
5 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甙的工艺比较及实验优化第31-35页
 5.1 仪器、药材与试药第31页
 5.2 实验方法第31-32页
  5.2.1 提取与分离第31-32页
 5.3 银杏黄酮总含量测定第32-35页
  5.3.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页
  5.3.2 银杏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测定第32-35页
下篇: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第35页
6 黄酮类化合物的原子电距矢量表达及核磁共振碳谱第35-52页
 6.1 方法与原理第35-36页
 6.2 化学位移五参数线性模型第36-3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37-52页
7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P56lck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QSAR研究第52-58页
 7.1 基本原理与方法第52-54页
 7.2 数据集选择第54-55页
 7.3 蛋白质酪氨酸致活酶抑制剂的QSAR的研究第55-57页
 7.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57-5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8.1 基本结论第58-59页
 8.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及中美关系中的跨国公司因素
下一篇:试析冷战后日本发展与东盟关系的三个阶段及对中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