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氧化法预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引言 | 第12页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危害及排放标准 | 第12-17页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12-13页 |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第13-15页 |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第15页 |
·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 | 第15-17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 第17-25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概述 | 第17-21页 |
·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5页 |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 | 第25-31页 |
·电化学氧化法的机理 | 第25-28页 |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的发展趋势 | 第30-3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31-33页 |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33-37页 |
·实验装置和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装置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实验仪器和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参数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模拟氨氮废水的电化学氧化 | 第37-57页 |
·氨氮直接氧化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氨氮间接氧化实验结果 | 第38-56页 |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pH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电解间距的影响 | 第42-43页 |
·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阳离子的影响 | 第45-46页 |
·阴离子的影响 | 第46-48页 |
·氨氮的降解动力学 | 第48-49页 |
·氯胺及氮的形态转化 | 第49-53页 |
·正交试验 | 第53-54页 |
·COD与氨氮的竞争氧化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模拟有机废水的电化学氧化 | 第57-62页 |
·易降解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 | 第57-58页 |
·难降解有机物的电化学氧化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垃圾渗滤液的电化学氧化研究 | 第62-78页 |
·垃圾渗滤液来源与性质 | 第62页 |
·电化学氧化垃圾渗滤液实验结果 | 第62-74页 |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62-63页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63-65页 |
·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pH值的影响 | 第66-67页 |
·稀释倍数的影响 | 第67-69页 |
·极水比的影响 | 第69-70页 |
·氯离子浓度的变化 | 第70-71页 |
·正交试验 | 第71-72页 |
·电化学氧化过程能耗分析 | 第72-74页 |
·电极板使用前后的表征 | 第74-76页 |
·垃圾渗滤液电化学氧化处理前后物质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建议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