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气街理论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疗效评价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2-18页
 1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第1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流行病学第12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第12-13页
   ·发病机制第13页
   ·主要检测方法第13页
   ·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第13页
   ·治疗方面第13-14页
 2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第14-18页
   ·病因病机第14页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第14-15页
   ·现代医家对本病症候分型的认识第15-16页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第16-18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8-32页
 1 研究方法第18页
 2 试验方案第18-22页
   ·诊断标准第18-19页
   ·纳入标准第19页
   ·排除标准第19页
   ·病例的剔除和中止标准第19页
   ·治疗措施第19-21页
   ·意外情况处理第21页
   ·评价指标第21页
   ·观察周期第21-22页
 3 统计分析第22页
 4 研究质量控制第22-23页
   ·偏倚的控制第22页
   ·结局的评价第22-23页
 5 技术路线第23-24页
 6 研究结果第24-32页
   ·基线分析第24-26页
   ·症状积分第26页
   ·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第26-27页
   ·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比较第27-28页
   ·总体疗效的评价第28-29页
   ·安全性评价第29页
   ·脱落或剔除原因分析及依从性评价第29-3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2-36页
 1. 理论分析第32页
 2. 电针第32-33页
 3. 选穴依据第33-34页
 4. 气街理论治疗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疗效评价与讨论第34-35页
   ·两组在症状积分的分析第34-35页
   ·Toronto临床评分系统第35页
   ·两组在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的分析第35页
 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35页
 6. 展望第35-36页
结语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经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不同中医证型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指标恢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