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11-18页 |
1.1 MH-Ni电池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1.2 MH-Ni电池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3 稀土系贮氢电极材料的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合金元素、快淬速度及热处理对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8-39页 |
2.1 合金元素对贮氢电极材料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18-23页 |
2.2 贮氢合金的快速凝固研究 | 第23-31页 |
2.3 贮氢合金的热处理研究 | 第31-39页 |
第三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9-41页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9页 |
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50页 |
4.1 贮氢合金粉的制备 | 第41-43页 |
4.2 仪器分析 | 第43-44页 |
4.3 电化学法测试P-C-T曲线的原理与方法 | 第44-46页 |
4.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4.5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快速凝固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 第50-60页 |
5.1 P-C-T性能 | 第50-51页 |
5.2 活化性能 | 第51-52页 |
5.3 最大放电容量 | 第52-53页 |
5.4 循环稳定性 | 第53页 |
5.5 倍率性能 | 第53-55页 |
5.6 电压平台特性 | 第55-56页 |
5.7 温度特性 | 第56-58页 |
5.8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快速凝固对贮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0-71页 |
6.1 显微组织特征 | 第60-61页 |
6.2 XRD分析与晶格常数计算 | 第61-63页 |
6.3 DTA分析 | 第63-64页 |
6.4 P-C-T特性和ΔH、ΔS计算分析 | 第64-65页 |
6.5 快速凝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65-69页 |
6.6 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快速凝固贮氢合金热处理的电化学性能 | 第71-80页 |
7.1 P-C-T性能 | 第71-72页 |
7.2 活化性能 | 第72-73页 |
7.3 最大放电容量 | 第73-74页 |
7.4 循环稳定性 | 第74页 |
7.5 倍率性能 | 第74-76页 |
7.6 电压平台特性 | 第76-77页 |
7.7 温度特性 | 第77-78页 |
7.8 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八章 热处理对快速凝固贮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80-91页 |
8.1 显微组织特征 | 第80-81页 |
8.2 XRD分析与晶格常数测量 | 第81-84页 |
8.3 DTA分析 | 第84-85页 |
8.4 P-C-T特性和ΔH、ΔS计算分析 | 第85-86页 |
8.5 退火处理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86-90页 |
8.6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91-95页 |
9.1 快淬处理对贮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1-92页 |
9.2 热处理对快淬贮氢合金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2-93页 |
9.3 本文重要贡献及创新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