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岩溶(喀斯特)论文

峰丛石山的岩溶作用及生态环境元素迁移典型研究

作者简历第1页
主要研究工作简介第3-4页
近年来公开发表的主要成果第4-6页
内容提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概述第11-21页
 一、我国峰丛石山的分布岩溶环境特点第11-14页
 二、相关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本文的宗旨及研究工作概况第16-21页
第二章、峰丛石山的系统特征第21-27页
 一、峰丛石山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第21-23页
 二、峰丛石山地区的岩溶形态组合第23-25页
 三、峰丛石山系统特征第25-27页
第三章、峰丛石山的岩溶作用特征第27-50页
 一、岩溶作用的动力条件第27-34页
 二、峰丛石山的岩溶作用过程第34-41页
 三、峰丛石山不同环境的差异溶蚀作用第41-44页
 四、溶蚀速度计算实例第44-45页
 五、峰丛石山的岩溶作用特征在环境形成中的意义第45-50页
第四章、峰丛石山环境的元素迁移第50-70页
 一、峰丛石山地区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背景第50-52页
 二、峰丛石山环境元素迁移的方式和机理第52-54页
 三、峰丛石山环境元素迁移的途径及其特征第54-67页
 四、峰丛石山环境元素迁移与岩溶作用的相关性第67-70页
第五章、峰丛石山的地质生态特征第70-82页
 一、地质生态的概念及意义第70-73页
 二、植物的喜钙性、石生性和旱生性第73-75页
 三、峰丛石山环境的物种多样化第75-79页
 四、植物生态的地域分异性第79-82页
第六章、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第82-85页
 一 峰丛石山系统为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的过程响应系统第82页
 二 峰丛石山地区的岩溶作用强烈而迅速第82页
 三 差异溶蚀作用是峰丛石山岩溶作用的重要特征第82-83页
 四 CO_2(气)-水-钙循环驱动了岩溶环境的元素迁移第83页
 五 岩石的地球化学背景对其环境的元素迁移具有重要的影响第83-84页
 六 峰丛石山环境的元素迁移制约其地质生态特征第84页
 七 峰丛石山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应当依靠科学第84页
 八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84-8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颌面部枪弹伤软组织中一氧化氮与组织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高能颌面火器伤并发伤早期损伤特点和发生机理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