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多卷混沌发生器的设计、电路实现与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绪论第14-24页
   ·混沌第14-16页
     ·混沌的起源第14-15页
     ·混沌的定义第15-16页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第16页
   ·主要的混沌研究和判别方法第16-18页
     ·相空间重构法第16页
     ·庞加莱(Poincare)截面法第16-17页
     ·李雅普诺夫(Lyapunov)指数法第17页
     ·功率谱法第17-18页
     ·分维数分析法第18页
     ·测度熵法第18页
   ·电子工程领域中的混沌研究第18-19页
     ·第一个混沌电路的提出第19页
     ·混沌同步现象的发现第19页
     ·在工程应用中研究混沌第19页
   ·混沌的主要应用第19-21页
     ·混沌保密通信第19-20页
     ·利用混沌产生随机序列第20-21页
     ·混沌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21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1-24页
2 电路中产生混沌的方法第24-41页
   ·非线性动态电路第24-26页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及其特征第26-27页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第26页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的特征第26-27页
   ·混沌电路设计的原则第27-28页
   ·典型的产生多卷混沌吸引子的方法第28-40页
     ·分段线性(PWL)函数方法第28-34页
     ·基本函数方法第34-40页
     ·磁滞和饱和函数序列方法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多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的设计与电路实现第41-67页
   ·Mackey-Glass 系统第41-43页
     ·Mackey-Glass 系统的提出第41-43页
     ·Mackey-Glass 系统的电路实现第43页
   ·分段线性单卷时滞混沌系统第43-44页
   ·双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第44-46页
   ·四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第46-53页
     ·四卷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46-47页
     ·四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的Simulink 模型第47-48页
     ·四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电路实现第48-53页
   ·多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第53-55页
     ·多卷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53-54页
     ·多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电路实现第54-55页
   ·其他系统的分段线性化第55-66页
     ·带有轴对称激活函数的单卷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57-59页
     ·带有轴对称激活函数的单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的电路实现第59-62页
     ·带有轴对称激活函数的双卷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62-63页
     ·带有轴对称激活函数的双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的电路实现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4 空间多卷时滞混沌振荡器的设计第67-76页
   ·一阶时滞微分方程组构成的混沌振荡器第67-71页
     ·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67-69页
     ·时滞混沌振荡器电路实现第69-71页
   ·一个2×6 卷栅格时滞混沌振荡器第71-75页
     ·一个2×6 卷栅格时滞混沌振荡器模型第71-72页
     ·一个2×6 卷栅格时滞混沌振荡器电路实现第72-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5 时滞混沌系统的同步第76-88页
   ·主要的混沌同步方法第76-77页
   ·系统的稳定性第77-79页
     ·Lyapunov 意义下的稳定性第77-78页
     ·Lyapunov 第二法(直接法)第78-79页
   ·基于线性反馈控制方法的混沌同步第79-82页
     ·基于线性反馈控制方法的混沌同步第79-80页
     ·数值仿真结果第80-82页
   ·时滞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第82-86页
     ·自适应同步理论证明第82-84页
     ·数值仿真结果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8页
6 集成电路构成的随机比特发生器第88-102页
   ·随机序列的定义和性质第88-89页
     ·随机序列的相关定义第88-89页
     ·随机序列的性质第89页
   ·随机序列的检测手段第89-94页
     ·有关统计测试的基本知识第89-91页
     ·常用的随机序列统计测试方法第91-94页
   ·集成电路构成的随机信号发生器第94-101页
     ·电路设计第95-96页
     ·数值分析第96-100页
     ·随机比特发生器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7 结论及展望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4页
附录第114-118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目录第114-115页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论文检索情况:第115页
 附录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115-116页
 附录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国际会议情况: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弹丸的碰撞行为研究
下一篇:新型尖晶石结构半金属材料磁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