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薄弱区域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电压稳定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确定电压稳定薄弱区域的意义 | 第12页 |
·电压稳定研究展望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电压稳定弱节点识别指标及分析工具 | 第15-28页 |
·电压稳定指标类型和要求 | 第15-16页 |
·弱节点/弱区域的识别指标 | 第16-23页 |
·网损灵敏度法 | 第16-19页 |
·模态分析技术 | 第19-23页 |
·DSA 软件简介 | 第23-27页 |
·潮流计算PSAT | 第24页 |
·电压安全工具VSAT 功能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基于模糊聚类的薄弱节点分区方法 | 第28-43页 |
·模糊聚类原理及聚类算法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 第28-29页 |
·模糊聚类原理 | 第28页 |
·聚类算法在电力系统应用 | 第28-29页 |
·减法聚类算法 | 第29-31页 |
·MATLAB 模糊数学工具箱 | 第31页 |
·最佳聚类半径的确定算法 | 第31-32页 |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压稳定分区方法 | 第32-34页 |
·模糊聚类过程 | 第32-33页 |
·电压安全分区的计算步骤 | 第33-34页 |
·薄弱区域识别方法比较分析 | 第34-42页 |
·IEEE39 节点系统 | 第34-37页 |
·实际电网比较 | 第37-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仿真计算及控制措施试验 | 第43-54页 |
·前言 | 第43页 |
·电网仿真实例 | 第43-49页 |
·潮流计算数据准备 | 第43页 |
·模糊聚类 | 第43-48页 |
·分析 | 第48-49页 |
·IEEE39 系统仿真实例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