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页 |
一、环境权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一) 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 第12-16页 |
1.环境的概念 | 第12-13页 |
2.环境权理论的提出 | 第13-15页 |
3.环境权理论提出的意义 | 第15-16页 |
(二) 环境权涵义的重新定义 | 第16-17页 |
(三) 环境权的私权化 | 第17-20页 |
1.环境权私权化的含义 | 第17页 |
2.环境权私权化的可能性 | 第17-18页 |
3.环境权在我国的私权化 | 第18-20页 |
二、环境侵权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一) 环境侵权的界定和特性分析 | 第20-23页 |
1.环境侵权的界定 | 第20-22页 |
2.环境侵权的特性分析 | 第22-23页 |
(二) 环境侵权的种类和形态 | 第23-26页 |
1.传统环境侵权的种类和形态 | 第23-24页 |
2.新的环境侵权形态 | 第24-26页 |
三、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第26-32页 |
(一)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8-29页 |
(二)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9-31页 |
(三)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 第31-32页 |
四、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2-51页 |
(一) 国外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经验借鉴(以美、日为例) | 第32-38页 |
1.美国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 | 第32-35页 |
2.日本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 | 第35-38页 |
(二)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 | 第38-39页 |
(三)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9-51页 |
1.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 | 第39-43页 |
2.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的设计 | 第43-45页 |
3.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设计 | 第45-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