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工作 | 第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P2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2-20页 |
·P2P的起源和发展 | 第12-13页 |
·P2P的特点 | 第13-14页 |
·P2P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4-16页 |
·典型的P2P系统 | 第16-19页 |
·BitTorrent | 第16-17页 |
·Skype | 第17-18页 |
第18页 | |
·PPLive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P2P网络中的搜索方法 | 第20-32页 |
·P2P网络结构 | 第20-22页 |
·集中式P2P网络 | 第20页 |
·分布式非结构化P2P网络 | 第20-21页 |
·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 | 第21页 |
·混合式P2P网络 | 第21-22页 |
·结构化网络的搜索方法 | 第22-28页 |
·DHT路由原理 | 第22-23页 |
·Chord | 第23-25页 |
·Pastry | 第25-26页 |
·CAN | 第26-27页 |
·Tapestry | 第27-28页 |
·非结构化网络的搜索方法 | 第28-31页 |
·Flooding | 第29页 |
·Iterative Deepening | 第29-30页 |
·Random Walk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Flooding的搜索机制 | 第32-48页 |
·搜索机制模型 | 第32-35页 |
·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相关定义 | 第33-34页 |
·影响参数 | 第34-35页 |
·子节点的组织管理 | 第35-37页 |
·子节点的加入 | 第35-36页 |
·子节点的退出 | 第36页 |
·加入和退出的问题 | 第36-37页 |
·超节点的调整策略 | 第37-40页 |
·超节点的分裂 | 第37-38页 |
·超节点的合并 | 第38-40页 |
·搜索和路由机制 | 第40-47页 |
·路由原理 | 第40-41页 |
·路由更新机制 | 第41-42页 |
·搜索方法 | 第42-45页 |
·搜索机制的优化 | 第45-46页 |
·网络维护开销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模拟实验 | 第48-55页 |
·搜索问题描述 | 第48-49页 |
·网络模拟方法 | 第49-51页 |
·拓扑模型 | 第49-50页 |
·网络仿真器 | 第50-51页 |
·模拟环境构建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洪泛搜索的测试结果 | 第52页 |
·新搜索机制的测试结果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