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创新方面 | 第14页 |
·不足方面 | 第14-15页 |
1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 第15-23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第15-17页 |
·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衡量指标体系 | 第17-18页 |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客观规律 | 第18-20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基础 | 第20-23页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20页 |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20-21页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21页 |
·人民群众更好的享受发展成果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21-23页 |
2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23-31页 |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态势分析 | 第23-29页 |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的历程 | 第23-24页 |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就 | 第24-26页 |
·辽宁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第29-31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 | 第29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国内战略意义 | 第29-30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 第30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构建和谐辽宁具有重大意义 | 第30-31页 |
3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 | 第31-36页 |
·观念因素 | 第31-32页 |
·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念,盲目追求总量扩张 | 第31页 |
·缺乏竞争意识,市场观念淡薄 | 第31-32页 |
·缺乏危机意识,节约意识较弱 | 第32页 |
·体制因素 | 第32-34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现代企业制度尚待完善 | 第33页 |
·政府职能改革不到位 | 第33-34页 |
·历史因素 | 第34-36页 |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高,转变难度大 | 第34页 |
·重化工业畸形发展,高能耗行业比重较高 | 第34-35页 |
·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 | 第35-36页 |
4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和对策 | 第36-44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 第36-39页 |
·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 | 第36-37页 |
·在发展类型上,要实现五大突破 | 第37-38页 |
·在发展路径上,要抓住三大重点 | 第38-39页 |
·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 第39-44页 |
·更新发展观念,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 第39-40页 |
·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动力 | 第40页 |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 第40-41页 |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 第41-42页 |
·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