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1页 |
第二节 研究成果述评 | 第11-18页 |
第一章 “与古人交为知己”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家风影响及交游经历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文坛现状 | 第20-28页 |
第二章 “与古人交为知己”的理论内涵 | 第28-40页 |
第一节 诗之本:理、事、情 | 第28-32页 |
第二节 诗人之本:才、胆、识、力 | 第32-37页 |
第三节 读诗之本:与古人互动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与古人交为知己”之批评实践 | 第40-54页 |
第一节 不忽略古人,不附会古人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 | 第42-54页 |
第四章 “与古人交为知己”的现代意义 | 第54-60页 |
第一节 审美主客体的互动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古代文论现代阐释的启发 | 第56-58页 |
第三节 文化诗学的理论资源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