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虚假广告罪的客体 | 第8-19页 |
·犯罪客体 | 第8-12页 |
·学说争鸣 | 第8页 |
·观点评析 | 第8-10页 |
·本文观点 | 第10-12页 |
·行为客体 | 第12-19页 |
·学说争鸣以及评析 | 第12-14页 |
·行为客体的展开 | 第14-19页 |
第3章 虚假广告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6页 |
·违反国家规定 | 第19-20页 |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 | 第20-24页 |
·利用广告的含义 | 第20-21页 |
·宣传的对象是商品或服务 | 第21页 |
·虚假宣传的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虚假宣传情节严重 | 第24-26页 |
第4章 虚假广告罪的主体 | 第26-34页 |
·立法规定 | 第26-29页 |
·广告主 | 第26-27页 |
·广告经营者 | 第27-28页 |
·广告发布者 | 第28-29页 |
·学理分歧 | 第29-31页 |
·学界观点 | 第29页 |
·本文观点 | 第29-31页 |
·共犯主体 | 第31-34页 |
·相关机关人员 | 第31-32页 |
·产品推销者 | 第32-34页 |
第5章 虚假广告罪的主观方面 | 第34-39页 |
·主观罪过 | 第34-37页 |
·罪过是犯罪构成必要的条件 | 第34-35页 |
·主观罪过为故意 | 第35-36页 |
·不同主体其主观罪过的差异 | 第36-37页 |
·主观目的 | 第37-39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页 |